原标题:遇到校园欺凌,该怎样保护孩子
田英豪 周欣月
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引起人们对校园欺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规定的不断普及,在家长、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欺凌”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但此类事件并未被杜绝,因欺凌行为引发的民事和刑事案件仍时有发生。
这个游荡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背后的“幽灵”究竟如何辨别?由此造成的伤害应该如何赔偿?哪些主体对此该负责任呢?
提问1
校园欺凌行为如何界定?
某校学生王某、肖某怀疑同宿舍室友李某偷拿了自己的物品,她们搜查了李某的书包,但一无所获。此举虽未导致冲突,但使得李某与王某、肖某及其他室友关系不睦。事后,李某母亲彭某找到学校反映情况,老师调查了事情经过并给李某调换了宿舍。一周以后,李某丢失了100元,她怀疑是王某偷窃,为此与王某和肖某发生争执,王某、肖某认为李某故意诬陷她们偷钱,争吵中互相推搡,后双方被人劝开,此后几人再未有任何交流。半年后,李某因疫情停课在家,父母发现她每天无故哭泣,李某称同学在背后说她坏话,担心同学害她。经医院检查,李某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李某将王某、肖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二人共同赔偿约16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王某、肖某的行为与李某患病存在因果关系,涉事学生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尚达不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定义的欺凌行为,矛盾冲突尚在一般正常人的心理承受范围,不足以致严重精神损害,因此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您的工作是否有双休呢?相信很多人是沉默的,毕竟就连央视媒体都发出了感慨:“到明年的五一劳动节,我国实行‘双休’制度已满30年,然而仍有许多人渴望一个完整的周末,打工人的休息之路何其艰辛”
2024-06-17 14:47:57大家好像都不被允许休息国家统计局:国内需求有望继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