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会面临“试用期”的问题,同一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反复约定“试用期”合法吗?近日,北京法院发布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用法律判决对这一问题予以了解答。
案例显示,陈先生于2018年6月入职一家工程公司,在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该公司以种种理由和陈先生先后约定了5个试用期。直到2020年12月底,该公司以陈先生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向其发出《试用期辞退通知书》。经过法律咨询后,陈先生提起劳动仲裁。
央视新闻截图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该公司的做法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法院审理后最终判决该工程公司支付陈先生试用期赔偿金等各种费用9万元。
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半,却始终都没有走出试用期。这样的遭遇确实堪称奇葩。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也就是说,不管是先后约定5个试用期,还是试用期合计长达2年半,都是赤裸裸的违法操作。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打擦边球的争议空间。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切实维护,也应该让更多企业明白:试用期绝不是什么“法外之地”,不是企业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不过,同一份工作安排5个试用期的做法固然过于吃相难看了,但现实中,利用试用期坑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或是有意借此“揩劳动者油”的现象还并不少见。如此前就有报道称,在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超四成的人实际试用期时长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上个月也有媒体报道,一餐饮公司招聘厨师、服务员后,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无工资发放记录,3个月内就将他们辞退,利用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怕维权时间长、程序多,容易放弃索要工资的特点来坑钱。
男子入职一周偷同事衣物浙江丽水。近日,一酒店的员工报警称晾晒在宿舍顶楼阳台上的女性内衣裤频繁丢失。
2023-11-23 20:48:41男子入职一周偷同事衣物云南省纪委监委昨天下午发布消息: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3-11-23 05:11:1290后公务员没过试用期就落马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01212246920 近日,有毕业生反映入职时遭遇“扣证件”等问题,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2023-07-23 07:51:00@毕业求职群体为化解养老人才紧缺难题,北京市有关部门提出体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的“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培养模式
2023-08-16 11:19:57“入学即入职”有利于化解养老人才紧缺难题7月正值应届毕业生就业入职高峰。近日,有毕业生反映入职时遭遇“扣证件”等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
2023-07-23 14:38:56官方谈入职要毕业证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