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新闻

世卫最新发布的新冠死亡数说明什么 新冠成全球首要死因

关键词:
2022-12-19 08:50:33  

原标题:吴尊友预测今冬“一峰三波”,世卫最新死亡数字说明什么?

12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作主题发言时说,“今冬我国新冠疫情的感染率或在10%-30%。我个人判断,病死率在0.09%-0.16%。”

他还表示,今冬疫情会呈现“一峰三波”。12月中旬到2023年1月中旬,第一波疫情主要在全国大中城市上升。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春运前流动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回工作岗位及务工人员返程,引发第三波疫情。

针对民众所述病毒快速传播、感染快速增加的情况,吴尊友认为,这主要是个体感受。

今冬疫情到底如何发展?

面对防控策略放开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今冬疫情走向何方、最终到底谁能幸免于感染,是近日悬在人们心中的一个疑问。

12月6日下午,应清华大学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线作了一场题为《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的专题报告。其间,冯子健对当前和未来疫情发展形势作了判断。

他表示,“不论(疫情防控)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冯子健的上述说法与吴尊友的最新表述相去较远。

吴尊友(资料图片)

南开大学黄森忠团队一直持续关注国内外疫情进展,并建有预测模型。其模型显示,我国多地或在2023年春节前后达到感染高峰。在对部分省市疫情的最新预测中,该模型表明,到2023年1月29日,北京、河北的日增感染数或分别达到峰值38.5-84.6万、58.9-130.0万例,重症监护床位需求量将分别达1313张、1745张。

“医学界”从该团队获知,目前有人通过网络搜寻“发热指标”等,对各地感染进行估算。这是“谷歌流感趋势”(GFT)预警系统的一个初级版。GFT尽管使用40多个指标,但仍被证明高估了实际感染数。所以,“发热指标”对疫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应保持谨慎。该团队对全网关键词“发热”的搜寻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下各地的“发热指标”均出现突增现象。但这也可能和各地恰逢流感季节有关,未必是新冠感染。

国际上针对中国疫情的预测也在进行中。11月底,《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引用健康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发布模型称,未来3个月,在中国内地取消严格的抗疫措施、优化防疫后,感染病例数量将达到1.67亿至2.79亿。或将有可能造成130万-210万人死亡。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型中采用的中国内地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目前已有了提高,而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与新冠病死人数直接相关。

吴尊友在12月17日的发言中也谈到了新冠病死率的问题,他表示,“有人问,我们能不能把‘新十条’提前到今年年初?假如‘新十条’提前到今年1月3号,按照全球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中国大陆将会造成约25万人死亡;如果按照美国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中国大陆将会有约103.8万人死亡;如果以香港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中国大陆会多死200多万;如果以中国台湾作为参照,提前到今年年初,大陆将会多死亡86.6万人。我讲的是今年一年(的死亡人数)。”

吴尊友说,所以,这个时候,出台“新十条”,优化防控策略恰到好处,在时机上最合适。

死亡数到底是多少?

12月14日,《自然》杂志发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研究提出,准确追踪新冠及其影响,衡量全球和各国家、地区层面的超额死亡率,一直充满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冠大流行造成大量死亡,疫情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该研究显示,截至2021年末,新冠疫情在全球约造成1483万例超额死亡,是同期官方统计染疫死亡数的2.74倍。分析称,造成两者之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各国和地区对死亡的定义、归因不同,存在感染但未检测者,多国和地区缺少准确追踪,以及由于卫生系统超负荷而无法及时救治的病人。

《自然》配发评论表示,基于上述数据,2021年,新冠感染已经取代冠心病、成为全球首要死因。鉴于新冠仍在全球多国流行,纳入2022年数据后,新冠死亡数或“高得惊人”。

根据WHO官网信息,新冠大流行下,超额死亡包括与病毒感染直接相关的死亡,也包括大流行对卫生系统、社会影响而造成的间接死亡。这一指标能消除各国在记录和统计新冠死亡病例时的方式差异,是衡量新冠大流行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超额死亡数不易获得,需要计算全因死亡数(ACM)和按照过往趋势、预估死亡数之间的差值。许多国家和地区不统计或及时公开ACM。也有多国和地区因民事登记、人口动态统计等不足,无法得出预期死亡数。

2021年2月,WHO、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等合作,召集、建立了一个新冠死亡率评估技术咨询小组,此后提出“泊松回归模型”,以推演新冠大流行导致国家、区域和全球的超额死亡。

本次《自然》杂志的文章就是上述模型的演算结果。其内容显示,随着疫情发展,全球多数国家的死亡数显著上升。在新冠造成的上述1483万例超额死亡中,2020年全球超额死亡447万人,2021升至1036万。

WHO模型还测算出超额死亡率,这被视为更能客观反映新冠大流行危害。结果显示,2020年、2021年的全球人均超额死亡率,均超过1957年、1968年和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分别为0.04%、0.03%和0.005%)。

研究称,84%的超额死亡出现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约68%的超额死亡集中在10个国家。其中印度的超额死亡数最多,达474万例,远高于官方报告的53.1万例新冠死亡。从模型看,有些国家和地区准确报告了新冠死亡情况,但更多的是报少了。

根据WHO分析,全球超额死亡飙高,还和新冠大流行的广泛附带伤害有关。《南德意志报》分析指出,新冠大流行高峰期,德国大量民众因为害怕感染而避免就医、检查。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该国医院治疗量减少近250万次,同期手术量下降近10%。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该国髋关节置换手术减少22%,乳腺癌和结肠癌手术量分别减少6%和18%。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中心研究院教授恩里克·阿科斯塔(Enrique Acosta)表示,WHO模型的数据来源更广,测算方法更详细、评估也更精准。

这是WHO第二次发布超额死亡报告。今年5月,该组织第一次报告称,截至2021年年末的新冠超额死亡数约为1491万人,不确定性区间在1330万至1660万之间。此次《自然》发文优化、更新了相关数据,超额死亡总数较前次略有下降。

恩里克·阿科斯塔认为,WHO模型预测“更保守”。今年3月,《柳叶刀》发布美国华盛顿大学(IHME)研究模型,认为同期的新冠超额死亡数约为1820万人,置信区间在1710万至1960万。7国超额死亡数或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从高到低分别是印度(410万)、美国(110万)、俄罗斯(110万)、墨西哥(79.8万)、巴西(79.2万)、印度尼西亚(73.6万)和巴基斯坦(66.4万)。

《经济学人》团队建立模型,也在实时更新预测。该模型曾预测全球超额死亡数达1800万,目前调整至2100万左右。

“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死于新冠,”恩里克·阿科斯塔在同期《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称,测算全球超额死亡意义重大。首先,它能反映危机规模,让人们注意到那些看起来死亡人数很少的中低收入国家。它们承受的疫情打击不亚于高收入国家。他认为,“WHO模型已经比大多数官方报告新冠死亡人数更接近事实。”

上海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拍摄:陈乾恩)

在上述研究发布当日,WHO总干事谭德塞指出,希望在2023年某个时候,该组织能够宣布新冠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表示,一年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被发现并大面积传播,彼时新冠感染每周造成5万人死亡。而在其发言的最近一周内,近1万人因该病失去生命。但他说,“1万人还是太多了。”

中国放开应该准备好哪些措施?

“如果取消严格的清零政策,中国能否避免一波死亡潮?”11月底,《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以此为主题,对中国目前疫情的现状进行了关注。

通过流行病学模型预测,并参照中国内地和香港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该文提出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加强医院设施等三方面的建议。

12月14日,开放式生物医学论著平台bioRxiv发表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胡子祺教授团队的最新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重新放开带来的疾病负担激增,可能会使全国许多地方医疗系统超负荷,但疫苗接种(第四针)、加强抗病毒治疗等措施的跟进,可以大幅降低新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文以国内分别发布的“二十条”和“新十条”的实施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两种重新开放的策略的效果:一是,于2022年12月1日同时重新开放所有省份。二是,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大规模接种老年人第3剂同源加强针和其他年龄人群第4剂异源加强针,并于2023年1月1日同时重新开放所有省份。

作者的结论是,在12月7日宣布“新十条”放开政策后,所有省份的地方医疗系统将无法应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重新开放所带来的新冠病例激增。作者建议,通过加强疫苗接种;提供广泛、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采取多种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HSM),以及按不同顺序逐步重新放开等多种方法,可以更安全地实现新的防控策略所希望的目标。

作者指出,在重新开放期间,必须大幅提高人群免疫力,将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有效的第四剂异源加强疫苗的普及是安全开放的基石。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高度异质性的国家,在东部和东南部,特大城市和发达城市地区拥有相对较多的医疗资源,因此在重新放开期间应对病例激增方面更具承受力,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可考虑分批放开。作者提醒道,中国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重新放开的过渡期间,这些地区最需要治疗和护理。

吴尊友在12月17日的会议上指出,守住疫情底线,一要防止疫情海啸,包括接种加强针、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护好自己。二要防止死亡堤坝破溃,应特别保护重点人群,如老人、有基础性疾病者。三要防止舆情风暴,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则表示,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很多人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严重症状的机会就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他说,“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的。”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关闭

澳大利亚男子入室抢劫反被奸杀 案件两年仍未宣判

澳大利亚男子入室抢劫2023-06-20 13:38:00

摊主因为救护车压坏菜拦车不让走让赔偿 引发网友热议

摊主因救护车压坏菜拦车不让走2023-06-20 13:30:52

“拒止武力犯台”?湾湾吹嘘一艘万吨运输舰,至于吗

“拒止武力犯台”?湾湾吹嘘一艘万吨运输舰,至于吗2023-06-20 09:27:31

女生偶遇楼下大叔“舞龙”热情喊话 大叔“实力宠粉”

女孩遇大叔舞龙热情喊话2023-06-20 13:24:46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谴责尹锡悦政府“开历史倒车”

尹锡悦政府被在野党谴责2023-06-20 10:25:04

美交通部长声称要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优势,美媒:恐怕很难

美部长声称要削弱中国汽车电池优势2023-06-20 09:56:12

小S和舞蹈老师诡异对话:你给我滚回来 不乖就去死

小S和舞蹈老师诡异对话2023-06-20 13:26:55

布林肯访华记者会:中美在一些领域可以共同努力应对跨国挑战

布林肯:期待与中方高层交往2023-06-20 10:06:37

女子青海旅游时遭摊贩为难被商贩撕扯披肩 女子痛哭网友怒斥景区无法无天

女子称旅游时遭摊贩为难,女子旅游被商贩撕扯披肩2023-06-20 13:25:03

朝鲜为何公开宣布这是“最严重的错误”?

朝鲜为何公开宣布这是“最严重的错误”?2023-06-20 13:26:27

制导火箭弹:直-10武装直升机的新“点穴利器”

直-10武装直升机的新“点穴利器”2023-06-20 10:39:49

四川大学再回应地铁事件:仍在调查,有结果会说

四川大学再回应地铁事件2023-06-20 13:18:44

一个澳大利亚“中国通”写给布林肯的信

一个澳大利亚“中国通”写给布林肯的信2023-06-20 11:18:06

这次全世界最瞩目的会见,这三句话的信息量尤其大

这次全世界最瞩目的会见,这三句话的信息量尤其大2023-06-20 09:40:36

过度工作、没加班费、没休息……美神秘精英俱乐部苛待员工被告

过度工作、没加班费、没休息……美神秘精英俱乐部苛待员工被告2023-06-20 09:58:34

美国的封锁与中国的反封锁

美国的封锁与中国的反封锁2023-06-20 13:32:17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或走向俄乌战场,命运会如何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或走向俄乌战场2023-06-20 11:09:32

摊主因为救护车压坏菜拦车不让走让赔偿 引发网友热议

摊主因救护车压坏菜拦车不让走2023-06-20 13:30:52

他盘算"削弱中国优势",美媒泼冷水

他盘算削弱中国优势,美媒泼冷水2023-06-20 10:33:30

萌娃收邻居粽子自觉回礼,父亲:很欣慰!

萌娃收邻居粽子自觉回礼,3岁男孩收粽子自觉回礼,3岁男孩给邻居回礼2023-06-20 13:24:59

澳大利亚男子入室抢劫反被奸杀 案件两年仍未宣判

澳大利亚男子入室抢劫2023-06-20 13:38:00

美媒:美多州加紧阻止中国人购地,专家警告“不要依怀疑采取行动”

美媒:美多州加紧阻止中国人购地,专家警告“不要依怀疑采取行动”2023-06-20 09:57:38

网友自述一阳后有七种后遗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网友自述一阳后有七种后遗症2023-06-20 13:24:5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