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入行,“哭”了20来年
从一天挣三十到如今一场挣三百
她的每一次哭灵都是真哭!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虽然俗话说“一次生前尽孝,胜过万次扫墓”,但在一些人眼中,逝者离开人世间后,亲人给予足够多的祭奠活动,仿佛也算是一种“死后哀荣”。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在一些乡村一直存有这样的风俗,老人去世后,子女们会请来鼓乐班和哭灵人,大操大办一下,“给逝者最后的体面”,以示孝道。
长期在唐山、秦皇岛一带专职哭灵的竹姐(化名),已从业二十多年。
长期专职哭灵的经历,使她逐渐见惯生死,有着愈发豁达的个性。如今,虽因疫情等原因,自己不得不宅在家里,但回忆起自己这些年哭灵的经历,竹姐打开了话匣子。
哭灵,已被她视为终身职业。
最初说出采访意图,以为竹姐会忌讳甚至拒绝,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说起自己的这个特殊职业,显得特别坦荡,顷刻间淡化了这份职业笼罩着的神秘色彩,记者只觉得她从事的其实是一份“艺术工作”。
实际上,竹姐也把这当作一份艺术含量极高的工作:“哭灵是替别人表达对亡人的思念。”
对待生死的态度呈现了不同的文化印记
18岁入行曾被围观者白眼
“你是缺爹还是少妈呀?!”
谈及哭灵,竹姐非常坦然。她说:“虽然算不上高大上,但我挺自豪的,毕竟一不偷二不抢,咱凭本事挣钱。”
竹姐的这份自豪是由内而外的。回忆起18岁入行,她有些小得意:“我读书的时候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最开始入行,主要是跟着唢呐班子,给红白喜事唱歌,二十多岁才转为哭灵人。”谈及专事哭灵的初衷,竹姐的回答简单干脆:“为了生活。”
最初入行的顾虑主要来自家里,“当时家里不同意(我干这个),毕竟早先这都属于不入流的活计。”
后来村里的唢呐班子找到竹姐的父母做工作,“说都一个村的,可以照顾着、带着干,家里人才同意了。”至于为啥有唢呐班子找上门来,竹姐也不含蓄:“嗓子好呗。”
选择哭灵这行,竹姐也舍弃了许多,原本还在红事上唱歌表演,后来基本不参加红事,“怕(红事)人家膈应(不舒服)。”所以,竹姐的日常穿着也很注意,以素色为主,很少穿红色、粉红之类鲜亮的衣服。
二十来岁的大姑娘跟着唢呐班子唱悲歌、哭灵,引来围观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白眼。竹姐回忆:“有人在旁边喊,一个大姑娘家,搁这儿哭,给别人家喊爸喊妈,你是缺爹还是少妈啊?!”对此,竹姐淡然处之:“我一不偷二不抢,我凭本事挣钱。”
后来竹姐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女儿上学时,曾有同学问她:“你妈是干这行(哭灵)的?”女儿听懂了同学的意思,直接回怼:“哭灵咋啦?我妈也是凭本事挣钱。”
哭一场半小时,挣的都是辛苦钱
“最初一天三五十,现在一场挣三百”
一场哭灵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其实是特别辛苦的。
刚开始,竹姐出去唱一天只能挣三五十元,现在哭一场灵半小时,能挣到三百元。时间久了,竹姐的嗓子不再像最初唱歌时的“脆生生”了,她自己形容:“现在跟破锣似的。”但她并没有抱怨这份职业带来的后遗症,“说白了就是想多挣点钱,没别的想法。”
在丧事上唱悲歌能挣50块钱,再接着哭灵,一场丧事能挣双份钱。有了唱悲歌的功底,专职哭灵,竹姐适应得很快。“悲歌的词肯定是固定的,比如《哭七关》啥的,哭灵中间有道白,这个就可以靠自个儿发挥。”
说是自由发挥,也得实事求是。被主家请过去后,哭灵人会找家人打听逝者的情况。“比如多大岁数?因意外伤亡还是因病去世?家里头有啥情况?这一辈子有啥特殊经历?然后把这些运用到道白里。”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竹姐有时一天能参加三四场哭灵,最多月入六七千。“有些人感觉我们干这行挺容易的,挣钱快,其实并不是旱涝保收的。像现在,因为疫情,基本没人请了,我们也不像那些有工作的,到退休时还有五险一金的保障,只能干一场挣一场。”
但她并没有轻看这份职业,“虽然说我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但毕竟我们属于代替逝者的亲人表达孝心,他们不会用言语表达的那种感情由我们替他们表达出来。不都说人死以后得过七道鬼门关吗?我们干这工作也是为逝者们消灾免难。”说出这些话,竹姐甚至有些自豪。
有同行戴护膝,给眼睛抹风油精
被主家摁着头:“不能让钱白花了”
竹姐的活通常由各个相熟的唢呐班领队介绍,虽说乡里乡亲,不必给别人提成,但竹姐很懂规矩,会把收入分一部分给负责弹琴和音响的师傅,“不能让人家白伺候(配合)你,是不是?”
作为职业哭灵人,竹姐没有其他工作,哪怕在相对清闲的夏季,她也不敢去做别的工作。因为这个行当得随叫随到,“今儿叫你三四点钟到,你就得三四点钟到。明儿点你五六点钟开始,你这五六点钟就得开始。所以你干不了别的……”
哭灵的流程很有讲究,刚开始的“道白”,就是自报身份,“假如说逝者是老人,我就要说是人家的孙子孙女、儿子儿媳妇或者女儿啥的请来的。道白以后唱《过七关》,中间再穿插着一些道白,说一些老人对孩子们的恩情、疼爱之类的话,再阐述一下老人一辈子的经历,最后是给亡人上香,上完香再磕头,送他一路走好。”
哭灵的人都是真哭吗?面对这个问题,竹姐回答很干脆:“没人规定说你必须得哭出来,反正我是真有泪儿。也有哭灵不掉泪的,给人一种台上做戏的感觉。”
竹姐曾见过有同行自带护膝,“如果没带护膝,还现场找白布(戴孝用的布)裹腿上当护膝。”对这种做法,竹姐很是看不上眼:“我感觉那是对死者的不敬。你既然干这行了,你挣的是这行的钱,人家亲人都没裹白布戴护膝啥的,你戴什么护膝?!”也有哭灵人怕自己哭不出来,给眼睛抹清凉油、风油精,“特别伤眼睛,我从来不干这事。你为人家表达孝心,人家咋地你就咋地!我就想把亲属的心情表达出去,给人家感觉越真实越好。”
哭灵都是事后结账,也有同行遇到哭完灵后,被主家摁着头不让起来的。“主家就好像感觉,我花钱雇你了,我就高你一等。但你哭完,我觉得这钱花得冤,就拽着摁着你不让走。”遇到这种情况咋办,再接着哭?竹姐气愤道:“这种就是拿我们不当人看。遇到有脾气的哭灵人,人家甩袖不哭了,说不挣这钱了!还有的哭灵人觉得咱挣着人家的钱,就受点委屈吧,拖延点时间坚持下来。”
从业20多年早已见惯生死
“印象中有两场哭灵痛彻心扉”
虽然并不像有些网络上报道说哭灵人一年要磕上万个头那么夸张,但竹姐说哭灵的时候必须全程跪着。这么多年来,这也对身体或多或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毕竟你在那儿哭,又伤眼睛又伤心脏,现在我偶尔睡觉的时候会心跳加速。”竹姐承认,自己每次哭得都特别投入,“我有时候一边哭一边做思想斗争,必须平复自个儿的情绪,想着自个儿身体挺重要的,虽然别人去世了,但自己还得活着啊。”那种在生与死轮回之间的徘徊和踯躅,让人莫名有种强烈的画面感。
采访中,竹姐回忆起了两次记忆深刻的哭灵。“我32岁那年,哭的一个亡者是位女性,正好也32岁,留下俩孩子走了,一个6岁一个3、4岁,被亲人抱着守在灵前哭,那个场景让我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心里可难受了。”第二次,是竹姐为一位同行哭灵。“刚开始做这行,就是一位老前辈带着我走场子,对方骑摩托车搭着我,风里来雨里去,一点时间都不敢耽误,特别遭罪。哭这个同行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些往事,特别伤心,确实是动真感情了。”
正因为见惯了生死,生活中的竹姐越来越豁达:“看到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说没就没了,会特别感慨。”
从业者增多但敬业心不足
“这个行当,有一天没一天的”
如今,在当地,越来越多人开始从事哭灵,但竹姐却对这一行没什么信心了,她觉得哭灵这个行当是早晚会消失的。
“可能很多人觉得哭灵是件来钱挺快的事,所以干哭灵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价格涨不上去。向南边走,哭灵人相对较少的地方,哭一场,价格能到500元、800元。”但是,也有人只为钱,哭灵并不专业,对行业造成了消极影响。
“想做这一行,最起码你唱歌得不跑调,有板有眼,现场发挥必须会随机应变,而且得像一个演员那样投入真感情。我感觉有的人就不是这块料,既不会表达,唱得也不好,就想投机取巧,给唢呐班掌柜走点后门送点小礼。”竹姐特别看不上这类人,她认为,正是因为“浑水摸鱼”的多了,才使哭灵这个行业变得不纯粹了,也就会出现主家觉得钱白花了的情况。
为什么干哭灵的人多了,竹姐却对这一行越来越没信心。“第一,现在哭灵的人太杂。为了挣钱,各种投机取巧,让主家反感,觉得钱白花了;第二,原来请人来哭灵,在农村是件特别大的事,哪家丧事请个哭灵的来,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现在大家观念变了,哭不哭无所谓,也没啥人看了。没人看了,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目前,竹姐所在的哭灵人圈子里,男女人数差不多。从业者年龄最大的60岁左右,最小的30来岁,更年轻的基本不会做这一行。当然,也有人想拜竹姐为师,传授哭灵技巧,但都被她一一婉拒。
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
正如一篇研究哭灵的论文中写道:如果在仪式中没有寄托深刻的情感和意义,那最终这种仪式只能面临消亡。
竹姐从没想过让自家孩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即使孩子并不排斥哭灵这一职业,她也只希望孩子能以学业为主,毕业后找个正经的工作。
“毕竟,哭灵不是特别正当的职业,有一天没一天的。”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温璐、宋子节)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
2022-07-14 11:41:25新修订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公示首次标注数字职业中国小康网8月19日讯 老马酷暑给西班牙农村的许多人造成了严重破坏,但西班牙几十年来最严重干旱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让考古学家感到高兴。一座大坝水位下降后,水底出现了一个史前石圈。
2022-08-20 06:35:28西班牙5000年前巨石阵因干旱重现原标题: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卸任CEO:谁是真正退居谁在幕后“坐镇”据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消息,京东集团宣布,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
2022-04-08 08:49:27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卸任CEO“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成立。
2022-08-03 17:18:10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