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生之柱”的详细图像。
“创生之柱”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鹰状星云又名M16星云,含有无数恒星以及孕育这些恒星的星际气体和尘埃。早在1995年,哈勃望远镜曾拍摄了“创生之柱”的图像,至今闻名遐迩。2014年,哈勃望远镜重新拍摄了“创生之柱”,在可见光中展现了更为清晰、广阔的景象。
左为2014年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像,右为韦伯望远镜拍摄的图像
NASA介绍称,本次韦伯望远镜使用了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透过了这一区域中的尘埃,让画面变得更为清晰。此外,画面中最为显眼的是形成中的恒星。
图中,这些红色的球体通常有衍射刺,位于尘埃柱的外侧。当气体和尘埃柱中形成足够质量的凝聚物时,便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坍缩,慢慢升温,最终形成新的恒星。NASA估计,这些“年轻”的恒星只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在图上看到的红色条纹,是新恒星形成时的喷射物。
NASA认为,韦伯望远镜捕捉到的新图像,更为详细地展示了“创生之柱”,为科学家们提高对这类区域的理解奠定了基础。“韦伯关于‘创生之柱’的新视角,将帮助研究人员通过识别更为精确的恒星数量,以及这一区域的气体和尘埃,来改进他们的恒星形成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恒星形成的过程,以及他们是如何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从尘埃云中爆发而来的。”
自韦伯望远镜2021年12月升空以来,它已经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浩瀚宇宙的图像。7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全彩色图像。这张被称为“韦伯的首次深空”的照片中显示的是星系团SMACS 0723包含了数千个星系,距离地球46亿光年。
另一幅由“山脉”和“山谷”组成的景观被称为“宇宙悬崖”,这实际上是船底座星云中一个名为NGC 3324附近年轻的恒星形成区域的边缘,它距离我们约7600光年。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圆柱形星际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天体景象“创生之柱”的详细图像
2022-10-20 09:50:37美国航天局公布天体景象“创生之柱”新图像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全彩色图像。
2022-07-12 14:37:08NASA公布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张全彩色照片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罗里达州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该飞船首次搭载了俄罗斯宇航员。
2022-10-06 02:47:44航天飞船秋日里,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收获、晾晒农作物,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2022-09-06 06:48:56丰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6日利用轨道航天器,对一颗近地小行星实施了动能撞击。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9日,NASA公布了哈勃和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新照片,引发关注
2022-09-30 08:22:32NASA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新照片曝光5月12日晚,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
2022-05-13 00:37:41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