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阳性快件溯源背后:1个线索人物和4个关键环节
1月15日,海淀区报告了北京首例本土奥密克戎病例;1月17日,疾控部门公布了溯源进展:或与一件国际快件有关。
“物传人”虽在专业角度成立,但多与冷链相关,如2020年在青岛发生的疫情中,发现了冷链货物上的活病毒,成为“物可传人”的有力证据。
但非冷链的普通快件传染给人,目前尚无实例。
溯源者为何将目光锁定物品?又如何分辨“物传人”和“病例污染物品”?
1月18日,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揭秘此次溯源。
首发病例母亲提供阳性快件线索
新京报:市疾控通报阳性快件的溯源情况时,外界还是比较意外的。
一般溯源更倾向于从人身上去找,此次如何关注到快件?
江初:这件事其实不是从病例嘴里说出来的。
流调过程中,我们曾询问病例是否接触过境外人员或高风险人群,她很肯定地说没有。
但是她的母亲很警觉,说她曾拿过国外的邮件,这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从我们普遍的认知来说,物传人概率并不高。
但是市疾控的专家很敏感,给了我们指导,非常坚决地说要追溯,我们就进一步针对物品进行溯源。
这是第一个关键环节。
一般的快件,拆完了也就扔了,不会保存。
病例所在的单位却把东西保存得很好,并且按照日期编码,放得整整齐齐,虽然邮件量很大,但没有乱成一堆,因此我们很快找到了原件。
这是第二个关键环节。
1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
2022-01-18 16:31:09北京新增2例确诊病例1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1月17日0时至1月18日15时
2022-01-18 16:27:40北京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北京市召开第26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01-18 17:12:52北京新增2例确诊病例和1例核酸检测阳性者今天,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9时50分,海淀区疾控中心接第三方检测公司报告一例本地人员新冠核酸初筛阳性报告。
2022-01-15 20:25:41北京新增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原标题:北京新增的2例确诊均住海淀,系此前病例的母亲和同事,轨迹公布1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8场新闻发布会上
2022-01-19 11:26:07北京新增确诊为此前病例母亲及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