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作品和产品,来提升对何为美、何为时尚的定义权、话语权,才能走出被西方审美文化带偏节奏,乃至被其所侵袭的境地。
从传播角度看:
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应该说,舆论场的反映,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公众对美西方辱华标签的警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
但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
在艺术创作中故意丑化中国人,甚至以比“眯眯眼”的手势表达歧视,这样的西方偏见,我们不接受,也会有力反驳。
爱国是本能,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个中国人天然的情绪。
不过,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景地认为,眼睛小就是“眯眯眼”,只要使用小眼睛模特一律就是辱华,这多少也有些太过敏感了。
可以不同意类似的审美,可以讨论艺术创作的方向,但没必要上纲上线。
质朴的爱国热情可以理解,但确实要一事一议,不能把不同的情形混为一谈,笼统扣上帽子,跟风喊打喊骂。
应该容得下多元化审美,各美其美,才能拼凑起美美与共的图景。
不过,也需要对相关内容有所警惕,不能在有意无意间成了西方歧视的“传真机”。
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防范,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绪,恶意引战、拉仇恨、搞对立,污染网络空间。
眯眯眼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议题设置,我们应该警惕辱华问题,也应该警惕借眯眯眼议题搅混国内舆论,乃至强迫选边站队制造分裂。
诛事不诛心,诛心无完人。
网络舆论纠纷的纠结点,就在于很难区分诛事还是诛心。
一个话题设置成公共话题,一种行动设置成公共选择,便会考验舆论走向、也考验公众心态。
对眯眯眼的话题,尊重审美多元是第一层,警惕对立分裂是第二层,呼吁理性看待是最高层。
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因素,眯眯眼被视为对亚裔的歧视,这在社会观念层面特别是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共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不正视客观存在的观念、不清楚可能造成的争议,甚至试图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本身是不可取的。
我们尊重审美的多元、尊重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但进入到公共传播领域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
审美是客观的,可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但在社会现实没有变化之前,有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
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教育部教材局表示,已介入调查;出版社也表示,已着手重新绘制。教材属于公共产品,承载育人功能。
2022-05-28 09:46:14人教社教材插图2月20日,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北京冬残奥会时间随即开启,冬奥会向冬残奥会的各项转换有序完成
2022-03-03 15:37:34人民日报:让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原标题: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5年。
2022-06-29 09:26:26人民日报: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人民日报》(2022年05月23日第20版)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022-05-23 09:07:26人民日报:“动态清零”可持续且必须坚持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集中总结
2022-04-12 21:25:04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戈尔巴乔夫逝世后,多国元首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发文悼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他“改变了历史进程”,并称他为“独一无二的政治家”“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和勤奋的和平倡议者”。
2022-09-01 05:27:22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