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资讯滚动 > 正文

为什么完美的复制不会被当成艺术?来自心理学家的解释(7)

为什么完美的复制不会被当成艺术?来自心理学家的解释(7)
2021-12-09 22:21:21 新京报

我们对复制品的贬低只针对艺术品,还是说也针对其他人造物?纽曼和布鲁姆在另一项实验中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让受试者阅读关于画作或者原型车的故事。根据故事的描述,画作和原型车都价值10万美元,然后有人对它们进行精确复制。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回答他们认为复制品值多少钱,选择范围从远低于10万美元到远高于10万美元。复制的画作相比于原作所减少的价值会大于复制车相比于原型车所减少的价值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受试者认为复制画的价值要显著低于原作,但复制车的价值则没有减少。显然,当我们谈论艺术品时,我们认为原作中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东西,而人造用具的原型则没有这种东西。

与汽车不同,复制会让艺术品失去价值。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为什么一件艺术品的复制品价值如此之低,而其他人造物复制品的价值则与原物的几乎一样?纽曼和布鲁姆猜测,真实性对于没有明显实用功能的物品尤为重要。也许,一件物品越有用,其生产的历史故事就越不重要。我们会根据一辆车的功用来评价它,但由于一件艺术品没有特殊功用,我们就会用其他理由来评价它,并且我们会看重它的创作方式以及创作者。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还会根据创作者的想法来评价一件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可以被视为表达了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家的世界观。我们通常并不会认为一辆原型新车表达了设计者的世界观。

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伪作,

区分不同类型的审美评价

截至目前,我描述的研究都是每次呈现一件艺术品,它要么是原作,要么是复制品,要么是伪作。毫不意外的是,给作品贴上“复制品”和“伪作”标签会对受试者的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两个标签都有轻蔑的意味。甚至连小孩也会认为复制是不可接受的,无论复制者的意图是什么。但这种研究设计有其局限性,它没能抓住“伪作难题”的关键之处:我们对同一件艺术品的评价会随着时间点发生急剧变化。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能先是知道并相信一幅类似《基督与门徒在以马忤斯》的画是维米尔创作的,随后才发现该画是伪作。我们对该作品的评价会急剧降低。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