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伤口”,正在慢慢显现。
今年5月起,生态环境部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涉及湟水河、甘肃干流段和汾河流域。
截至目前,排查已完成无人机航测解译(一级排查)、人员徒步排查(二级排查)。按照计划,本周正开展专家质控排查(三级排查),即黄河排污的疑难杂症,专家组正逐个击破。
8月26日,西宁11排查组组长窦全瑞在南川河(湟水河支流)中摸排一根水管。受访者供图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涉及3省12市(州),3096公里岸线,通过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排查,并分4批次组织上百人实地核查,另外还组织10多名专家成立工作专班,长期研究分析黄河入河排污情况。
除了三级排查,还有六轮质控,即排查中先后开展六轮次全方位、多节点的质控审查,确保排查结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为摸清黄河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动用360架次无人机遥感排查效果如何?上百人次参与的三级排查、六轮质控具体怎么开展?反复摸排和审查意义有多大?
今日,新京报记者采访生态环境部华南所应急中心工程师胡立才、卫星中心研究员杨海军,专家们表示,本次排查是紧紧围绕黄河流域水环境改善而开展的一次生态环境体检,也是一次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调查,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一问:目前一级和二级排查已结束,留给专家组攻坚的难点问题主要有哪些?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在汾河、湟水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开展黄河排污口排查试点,涉及青海省西宁市、海北州、海东市,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州、白银市,山西省太原市、忻州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等3省12市(州)3096公里岸线。此举将全面摸清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底数,为黄河流域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做了一次深入体检。
在一、二级排查中,将无人机遥感影像解译出的疑似排污口、可疑区域以及历史排污口予以现场核实。但仍有一些问题是当时没能解决的,包括:人员现场排查正值夏季,洪水将部分排口淹没,而茂密的植被也遮挡了一些排口,这部分口子需要留到秋冬季“查漏”;一些位于峡谷、陡坡、垂堤、箱涵等岸线的口子,普通排查人员难以抵近排查,这些口子需要专家组携带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技术”排查;一些入河沟渠穿过了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老工业区,现场岸线、管网情况复杂,水下排口不易发现,需要结合历年资料、管网图纸、当地同志的经验开展“攻坚”排查;在二级排查中还有部分排口登记信息有偏差、疏漏,需要现场“纠错”补登信息。
8月26日,来自甘肃省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天祝分局的赵生文(左一)与同事一起爬上了湟水河上的文苑桥,查看桥下和岸边排污口。受访者供图
二问:为了摸清排污口,建立“三级排查、六轮质控”体系反复抠数据有何意义?
从流域水环境系统整体性分析,河流水质问题表现在河里,但根子在岸上,而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岸上,一头连着河里,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关键“闸口”。“闸口”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从当前黄河流域情况看,排污口问题突出的地方,往往就是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存在风险隐患的地方,也是一些水资源利用和污水处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的地方。
通过排查,要摸清排污口底数,切实掌握入河污染物排放状况及特点,真正知晓污染排放问题在哪里?了解到底谁在排污?排的是什么?排了多少?排到哪里?从而开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真正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排查是整个黄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的第一步,也是打基础的一步,更是环境治理的生命线。必须牢牢树立质量优先、进度服从质量、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确保“有口皆查”,不放过突出排污问题。为此,这次排查设置了质量控制的若干个环节,形成了质控工作模式和制度,从多个方面对排查质量进行核查。
在现场排查中,采取“全面无死角”的组织方式,部协调调度组直接指挥,1批成立1个部后台质控组、1个城市组、1个驻点技术组、1个督导组、1个在线质控组,全天候技术答疑群,进场前发布排口认定7原则,针对后台审核发现的典型问题,陆续推送排口“错判”“漏判”案例,累计50多例。
8月26日,海北州1组成员张森霖、马迎群“手拉手”到达排污口的最后一寸路。受访者供图
【简介】4月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2022-04-02 17:21:00生态环境部:长江渤海排污口底数摸清7月4日,游客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观瀑(无人机照片)。受近期上游降雨增多和万家寨水库调节放水影响,黄河干流进入主汛期,位于晋陕两省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
2022-07-05 11:03:07黄河壶口瀑布迎来汛期去APP中参与热议吧 6月25日,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开工建设
2022-06-25 20:51:06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