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酒驾需要司机酒后“以怂为勇”,也需要社会各方的价值自觉、主动担当。网约车平台为拒绝酒驾积极发声,体现的正是这种自觉与担当。
扭转关于酒驾问题上“勇”与“怂”的偏颇认知,也有助于唤醒那些“装睡或真睡的人”,让他们知道,在酒后驾驶这个命题上,守法的“怂”比违法的“勇”更可取。
考虑到滴滴头部平台的地位,此举也有望在全社会形成感召效应,提高公众对酒驾弊害的认识,引导他们跟陋习说不,进而推动汽车文明水位的提升。
而拒绝酒驾,最根本的就在于改变社会观念,让人们形成“‘认怂’不丢人”的观念。
如果说,治理酒驾需要疏堵结合、多方发力,执法负责堵,代驾服务负责疏,那倡导人们为了不酒驾而认怂,则有助于从源头上扭转酒驾风气。
在此过程中,依托执法效能与行业力量,将反酒驾共识的圆圈越画越大,也尤显关键。
对企业特别是头部平台而言,为实现善治图景助力,为社会安全“出招儿”,也能彰显企业的向善品格。
说到底,在酒驾问题上,“怂”字背后也是担当。这种担当需要多方去托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不是靠某家企业、某个部门。
而托举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断强化“拒绝酒驾,‘认怂’不丢人”的共识,让反酒驾意识渐次深入人心。
喻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