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风记得,当时这颗卫星已经伴随着火箭进入发射塔架,等待发射,有技术人员却发现卫星的应答机出现异常,为了不让卫星带着问题上天,研制团队重新打开了整流罩。
“时间不等人!”谢军记得,当时卫星团队争分夺秒完成了前期所有研制,为节省时间,所有参试人员进驻发射场后又大干3天体力活儿,搬设备、扛机柜、布电缆。
没有片刻的喘息,紧接着就是200个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这一次,院士、型号老总和技术人员一起排班,共同排除险情。
终于,2007年4月14日凌晨4时11分,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两天后,北京从飞行试验星获得清晰信号,此时距离空间频率失效仅剩不到4个小时。
“接到这个信号后,我们高兴、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家的眼泪都出来了。”杨长风说,通过整个团队的努力,中国的轨道频率资源保住了。
2012年,我国成功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至此,我国北斗导航“三步走”战略顺利完成前面两大步,蹄疾而步稳。
就在北斗二号正式提供区域导航定位服务前,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论证验证工作拉开序幕,并明确了研制要求,确定了建设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发展目标,自此,新征程开始了。
“北斗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中国发展卫星导航技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为全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基础设施,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告诉记者,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中断,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科技人员对卫星导航的可靠性、连续性提出了苛刻设计的要求。
据他介绍,为了提高卫星在轨服务的可靠性,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使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比肩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为北斗系统服务的连续、稳定提供了基础保证。
北斗正式开通
从2009年12月开始,中国北斗人加速冲刺,并在2018年成功实现一年19星发射,在太空中再次刷新了“中国速度”。
如今,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三步走”的战略路径,从“梦想在望”变成“梦想在握”。
杨长风透露,下一步,我国计划到2035年,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中国北斗的传奇,未完待续。
从位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区的马义奇镇出发,一条崭新的公路很快进入人们视野。车辆在平整的公路上行驶,窗外风景如画,稻田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金黄色
2022-05-30 05:41:01“这条公路开通亚吉铁路首列小汽车运输专列成功抵达仪式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郊英多地货运站举行,首批24辆小汽车从吉布提港顺利抵达亚的斯亚贝巴
2022-08-27 11:20:59亚吉铁路开通小汽车运输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