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3)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3)
2019-09-14 13:36:34 1905电影网

受李叔同的影响,吴贻弓的父亲也喜爱文学艺术,喜欢电影。少年吴贻弓也就随着父亲开始接触电影。

那时他在家里用鞋盒、手电筒、玻璃纸自制放映机,在自家墙壁上放映画片,已经是个像模像样的“小导演”了。

1956年,吴贻弓中学毕业,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跟着沈涪、郑君里、孙瑜等大导演做助理,一做就是五六年。

1980年,他的短片处女作《我们的小花猫》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创作奖。

同年,在吴永刚总导演的提携下,吴贻弓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真正意义的第一部故事片《巴山夜雨》。评论说他开创了新时期散文电影的先河,《巴山夜雨》甚至被誉为“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完美结合的作品”。吴贻弓凭此片荣获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这也是中国电影在新时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

更让观众熟悉的当属他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吴贻弓1982年的作品,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记录下了老北京城胡同里的童年记忆。

后来曾有媒体问他,为何只在北京学习过四年、后前往上海工作的他,还能在时隔多年后拍出一部老北京味儿那么浓的电影?

他说:“《城南旧事》虽然讲的是北京的事情,但是它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

由此可见,城市之间并没有壁垒,城市经验和童年经验都是互通的。

在拍《城南旧事》时,我正好把积累的情感和想法全都用上了。

我也没有过多想怎样去感染观众,只是想着如何把我十分挚爱和同情的这几个人物诚实地呈现出来,并通过这些人物让观众认识上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画面,我的目的仅此而已。”

影片中,大量北京老城的景象,其实都来自上影厂美工们的巧手。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