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4)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4)
2019-09-14 13:36:34 1905电影网

吴贻弓透露:“当年我们来北京,其实已经拍不到有老城感觉的街道、胡同了。

影片中除了西山红叶,英子家的小院子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我们实景搭的。”

当时上影厂一部电影的平均成本是19万,《城南旧事》的成本是56万,但是9000元卖一个拷贝,共卖出了105个,将近100万,除了成本,厂里还赚了40多万元,这在八十年代是“谁也想不到的事”。

吴贻弓导演曾在多年后骄傲地说,《城南旧事》是部慢热型的影片:“它不像现在的商业大片,红火那么一会儿。现在已经快30年了,我们还保持着每年在中央台播出3次的纪录。”而在他心目中,这部电影“是属于八十年代的深情”,再也无法复制了。

这部成功的影片也使吴贻弓获得了1983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及后来导演的《姐姐》,形成了吴贻弓特有的散文风格:蕴藉、清新、婉约、淡雅。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 《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创作题材、样式、风格又有新的拓展。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曾高呼“电影万岁”

吴贻弓既是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又是一位成功的电影事业家,先后出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上海影城主任,并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去年秋冬,吴贻弓80周岁之际,上海市文联汇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撰写的“海上谈艺录”吴贻弓专册《流年未肯付东流》出版。

回顾自己的创作心境,吴贻弓用了“共和国情结”五个字。“我们这一代人在时间的长河里曾历起伏、分流,但归根结底我们的内心情结还是很单纯的‘共和国情结’,我们总把新中国看得很理想、很美好、很亲切,并千方百计想把这种情结投射在银幕作品中”。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