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各种“治”,无非是要将义务和责任加诸君主或各级官吏的身上,要求他们既要“劳心”,又要“劳力”,还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模范地遵守各种礼法规程,对自己的非“君子”行为及心理时刻保持一种警醒。可以想象,当时那些把周天子挤对下去,刚刚手握大权,认为自己可以雄霸天下的国君,有谁愿意受这份儿约束呢?所以当孔子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劝告那些国君们要修身养性、服膺于周公制定的礼法时,他们的心情该是如何的沮丧和晦气呢!如此一来,孔子曾一度沦为“丧家之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孔子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又何曾想到过自己的学问会在若干年后,以一种庇护帝王专断权力的面目获得认可呢。马建红(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