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张小平与航天所,双方谁错了? 问题不那么简单

2018-09-29 09:48:37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单仁平:张小平与航天所,双方谁错了?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小平离职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牵动了人们对国企用人机制以及人才流动的广泛争论。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个人正当利益与机构法定权益、市场化用人机制与国企用人现实条件发生冲突的典型案例。

最初那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公号文章,称张小平在单位完全不受重视,年薪只有12万,看来有些夸大之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随后披露的信息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了解此事的另一个角度。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张小平在民营空间技术公司得到一个年薪一百万的职位,他为此心动是正常的,他也有权利作出跳槽的选择。

另一方面,研究所要求张小平履行脱密义务,这同样于理于法也都有正当性。看来,互联网舆论场在第一时间将张小平与研究所之间的纠纷简单化了。

由于很多人觉得人才在国企里比在民企更容易被埋没,也更容易被官僚主义机制平庸化,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这样的一种普遍性不满是张小平事件一下子燃爆的主要原因。大家虽然不了解事件的细节,但都觉得这件事“很像是真的”,因为它对应了大家对国企的印象和想象。

客观说,对于激励并且留住张小平这样的人才,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作为空间总体上是有限的。张小平挣多少钱,该研究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动,不可能做突破性安排。航天是人才密集型领域,那里有大量优秀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收入都不高,与他们的贡献不成比例。他们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有职业的信念和责任感,也有面对不公平时的无奈。

通过张小平事件,全社会最该反思的大概是国家对整个国企的用人机制安排。国企里优秀的人才应该能得到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薪水,他们的上升通道不应被官本位带偏或者堵塞,他们还应当得到在这个社会上对应着实际价值的荣誉感。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