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郭靖宇怒揭收视率造假黑幕 行业内部问题公开化

2018-09-19 13:51:19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北京日报:从源头捣毁收视率造假的利益链条

编者按:近日,导演郭靖宇发文怒揭收视率操纵“黑幕”,引发舆论关注。北京日报刊文谈收视率造假问题,文章指出,在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主流卫视签署公约、行业协会发布准则的“共治”背后,篡改数据、数据寻租、歪曲解读、数据滥用等症结却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有两个因素至为关键:第一利润丰厚,第二违法成本低。

文章强调,目前,我国尚无有关收视率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尚处空白,尽快完善制度,建立起收视率调查监管体系迫在眉睫。很多人建议我国应建立一种“收视率调研第三方监管机制”。

以下为全文:

近日,导演郭靖宇发文怒揭收视率操纵“黑幕”,引发舆论关注。国家广电总局随即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近年来,对于收视率造假的抨击不绝于耳,尽管电视台、片方、行业协会都曾明确发声抵制,但为何这一顽疾却始终存在,并屡屡引发轩然大波?

收视率造假的不断曝光,让这个原属于电视行业的“内部问题”逐渐公开化。

所谓收视率,指的是某时段收看某频道或节目的观众占市场观众总数的百分比。在现实环境中,其作为一种“行业货币”,主要用于电视台、广告商等各方之间的利益交换。由于电视市场竞争的加速和市场转型的深入,收视率的“通用货币”功能被异常凸显和强调,以收视率为标准的市场游戏规则逐渐发力,“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也开始显现。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抨击虽有些极端,却也一定程度道出了人们对此的反感。

回顾以往,在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主流卫视签署公约、行业协会发布准则的“共治”背后,篡改数据、数据寻租、歪曲解读、数据滥用等症结却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有两个因素至为关键:第一利润丰厚,第二违法成本低。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