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记者观察:解析一餐外卖蕴藏的“计算力”

2018-08-24 15:15:5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面临巨大数据体量和毫秒级决策时,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产生放大效应。外卖配送要求系统在毫秒内为骑手找到最优路径的概率达到97%,包括小范围内的雨量、风速以及与之相关的道路积水、骑手运力等指标都要尽可能精细。

“我们较难精确判断出暴雨将如何影响骑手速度。而在这类天气中,突发事件概率上升,订单量往往成倍增加,带来较大供需缺口。”何仁清说,这类情况下,外卖平台通常通过用户引导、接力配送等方式,缓解调度和计算压力。

天气指标只是影响算力的一个因素。在数据计算中,面临来自数据提取、硬件运行、计算能力等一系列挑战,也需要算法之外,来自产业整体的协调配套能力。

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说,目前我国数据整体存在质量不高、价值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等方面仍与国外存在差距。数据与产业融合、产业之间数据打通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系统也和骑手学习 “人工+智能”是方向

再聪明的“大脑”也需要不断进化。让外卖配送更智能,也应加强系统本身的学习能力。

何仁清说,当前,外卖配送主要依托于地图和导航,然而市面上的导航模块并不能满足需求,在加强地址解析模块,修正导航和定位的同时,也依靠骑手标注和反馈。“比如,依托骑手行为数据,系统会得到更加精确的信息。当骑手执行新线路时,系统会记录且学习。”何仁清说。

没有人力支撑,难谈算力发展。“人工+智能”将是大数据应用发展的主流方向。

李德文说,目前大数据应用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尤其需要注重人工对技术偏差的纠正和对模型的完善,加强数据与行为之间、数据与人之间的不断学习,提升服务智能化和决策精准度。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