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游戏成瘾背后的家教错位:有些瘾是家长逼出来的

2018-06-25 06:26: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跟小晶一样,17岁男孩乔磊此前稳居班级前十名,随着学业竞争压力增大,他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一头钻进游戏里不能自拔,非但不去上学,而且连饭都不按时吃了。父母想带他到医院就诊,孩子拼命反抗,无奈之下,家长只好以增加上网时间为由,把他骗来。然而到了医院,乔磊极度不配合治疗,差点儿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

“治疗‘游戏瘾’,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引导、教育、训练等手段纠正错误认知,达到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当然,遇到这种配合度极差的,还有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等他自己玩够了。”张聪沛说,后来乔磊休学半年,不分昼夜地在家玩游戏,他明明已经玩腻了却无法停下来,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主动要求住院治疗……

缺乏自省的责难:

“有些瘾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孩子一旦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往往会第一时间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游戏,一提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觉得是游戏毁了他们的孩子。但在精神科医生看来,这种指责过于简单粗暴,缺乏自省。

在接受治疗时,小晶曾向医生吐露心声,沉迷游戏是因为她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父母总期待我能考第一,可我始终是第二、第三名,还被后面的同学一直追着。”小晶说,她不止一次地跟父母诉苦,非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换来的是周末“一对一”补课。她最初只是想通过游戏来减压,没想到成瘾后压力反而更大。

“很多迷恋网游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原本是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所以不断加压,直到孩子彻底厌学后,家长们才后悔不已,跑到我这儿痛哭流涕,说孩子再玩游戏身体就垮了,现在只要孩子能活着就好。”张聪沛感慨道,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等于是“亡羊补牢”,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预防,“我个人觉得,青少年应该尽量远离那种团队作战的网游,家长对孩子不宜过分苛求,应该尽可能每周留出一天,让孩子放松心情,带他们一起运动、游玩,而不是把时间全耗在补课上。”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