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揭秘三无黑餐馆:13家外卖藏身一个门店共用证照

揭秘三无黑餐馆:13家外卖藏身一个门店共用证照
2018-05-14 00:12:53 新京报

原标题:“三无”黑餐馆仍能进驻美团、饿了么,13家外卖藏身一个门店共用证照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实施半年,这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餐饮管理办法,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入网条件、平台的审核义务、违规者的处罚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办法》颁布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表示已通过提高技术手段、与工商部门数据对接等方式,加强商户资质审核。近日,三大外卖平台对北京地区入网餐饮店铺进行全面自查,截至5月12日,百度外卖网站下线并公布的违规餐饮店铺数量为4413家,美团外卖7247家,饿了么7926家。但在网络上,有大量中介以“代开外卖商家”招揽生意,号称“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无实体店面”的三无店铺,也可在外卖平台上线经营。在各外卖平台多项审核流程下,这些“三无”店铺真的能上线顺利运营吗?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近日通过代办中介,在无任何资质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平台审核,先后上线美团和饿了么,截至5月13日晚,仍能成功下单接单。据重案组37号探员调查,这些中介多以制假、套用等方式办理外卖平台上线资质,此外,还存在多家商户共用同一套资质进驻外卖平台的情况。全文5367字,阅读约需9分钟

▲东城区安乐林路8号,门前挂着“蒲黄美食”的牌子。不完全统计,至少13家外卖店藏身其中。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东城区安乐林路8号,门前挂着“蒲黄美食”的牌子。不完全统计,至少13家外卖店藏身其中。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代办中介称无证商铺可“全国上线”

“全国代开饿了么、美团、百度店铺,先开店后付款”。每天林峰(化名)会不定时地在自己经营的“外卖代开”QQ群,滚动发送这条信息来招揽生意。尽管也有自己的微店,但林峰认为通过QQ群发广告更有效果。

不只是林峰,若以“外卖无证代开”“美团饿了么代开”等关键词搜索QQ群,会出现上百个相关的QQ群,不少代开外卖店铺的中介正藏身于此,价格从800元到1500元不等。

“几乎都是办不下来资质的才会找中介开。”QQ昵称为“森尼”的中介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他手头有三家位于南宁的店铺想要分别上线美团和饿了么平台,“一共要开6家,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经营许可。”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各外卖平台加强了上线资质审核,“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无实体店面”的三无店铺能上线美团和饿了么吗?

林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们帮你搞定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全国都可以开,店铺地址在你实际出餐位置300米内。”他说,个人只要提交手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及店铺信息就行,而所谓的店铺信息,无非要个大概地址。

重案组37号探员提出会不会开出后被立马下线,对方表示,“现在商家一证多开,无证代开的太多了,没什么风险。”该中介还给重案组37号探员发来几张店铺已经在审核或审核通过的网页截图,以证实自己确有开店的能力。

重案组37号探员接触多个类似中介发现,所需要提交的资料基本相同,都声称全国都可以开。QQ昵称为“波波安”的中介给探员发来一份文档,其中提到两种价格,一种是经济版的899元,一种是豪华版的1299元。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种如果店铺被封,对方还可以免费再帮客户开一家。

▲中介发布代开饿了么、美团等订餐平台商家的广告。   网页截图

▲中介发布代开饿了么、美团等订餐平台商家的广告。网页截图

花1500元三天收到平台签约短信

作为进驻商家200万,日均订单1900万,平台用户2.5亿的美团平台,申请成为其外卖商家,需要提供法人手持身份证照片、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以及店铺照片等六种材料。

美团外卖平台此前多次被媒体曝出无证也能上线外卖店铺的问题。《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王莆中表示,美团外卖在2017年建设完成了“天网系统”,对商户进行入网审核、在网监管、退网追踪,已与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食药监部门开展了商户证照数据对接,实现商户信息“登记”与“验真”一步完成。

饿了么官网显示,开店需上传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门店外观以及法人身份证等信息。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饿了么”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康嘉曾表示,“饿了么”在自有人员初步核验和督导二次核查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机构SAI GLOBAL对商户进行线下审查。

入网审核和监管如此严密,中介还能让无证店铺上线外卖平台吗?带着疑问,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向中介林峰提出了想在北京东城区无证开店的要求。

在提供了包括手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和虚构的店铺信息等内容后,林峰发来了一个微店链接,其产品分为店铺代运营和代开店铺两类,其中代开店铺是每家外卖平台每开一家店收费1500元。

付款后的第三个工作日,重案组37号探员收到了美团外卖发来的签约短信:“您的外卖合同已审核通过,点击链接开始签约。”

5月2日,探员也收到了饿了么平台发来的“店铺审核通过”的信息,以及该店铺的账户和密码。

套用别人营业执照“无证过审”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登录已经开出的美团店铺系统发现,该美团店铺所使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为北京某商贸公司,其注册地点位于重案组37号探员给出的出餐地址附近的一栋居民楼里。

但在北京市食药监局官网,重案组37号探员搜索发现,查询不到该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记录。

该商贸公司法人张某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公司没有餐饮业务,也没有申请过食品经营许可证,“你的食品经营证是假的,而且我们的营业执照也没有授权给其他人做外卖用”。

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的业务包括零售百货、电子产品等,没有食品相关的项目。

重案组37号探员登录林峰代开的饿了么平台店铺,发现门店外观照片有明显的PS处理痕迹,该店铺所使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均为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门头沟石龙经济开发区。其经营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等。而在北京市食药监局官网上,同样查询不到该公司“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记录。

“证是套用别人的。”几经追问,林峰最终透露了其中的秘密,“营业执照都是真实可查的,但食品经营许可证就比较难搞,我们做了技术处理,外卖平台审核也发现不了,但这个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当然查不到。”

揭秘三无黑餐馆:13家外卖藏身一个门店共用证照

▲中介称可套用别人营业执照“无证过审”。网页截图

顺利通过外卖平台实地审核

按照美团和饿了么的开店流程,在所有信息通过系统审核后,会有区域经理到店实地核查。

在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的饿了么店铺页面,还有一则致消费者的郑重承诺,“我平台已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实地审查,并保证其载明的经营者名称、经营场所、有效期等信息合法、真实、准确。”

重案组37号探员委托中介所办的两家店,手头无证、无照,甚至连实际店面都没有一个,实地审查这一关按理说是肯定过不了。

“有的是办法。”对探员的担心,代办中介“波波安”说,如果没有实体店,你可以说老店被房东收走了,新店找好后马上搬过去。如果有店无证,你就说原来的执照过期了,新的正在办理。

两天后,美团外卖区域经理给重案组37号探员打来电话表示要看一下店铺。见面后,探员称店铺面积很小,且没有装修完。“你不用担心这个,系统已经审核通过了就说明你的资质是没问题的,我们只是看下店铺,无论大小,有没有招牌,只要有就行。”该区域经理说。

最后重案组37号探员带他到一家已停业三个月的超市门前,称这就是自己的店铺。对方拿出美团外卖的标识贴到门前并拍照,“我拍个照,然后上传系统就行了。

在饿了么平台,重案组37号探员注册的这家店铺页面上有则致消费者的郑重承诺:“我平台已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实地审查,并保证其载明的经营者名称、经营场所、有效期等信息合法、真实、准确。”但探员的店铺开业后并没有工作人员实地核查。

5月8日,重案组37号探员所办的美团和饿了么外卖店正式上线,有同事在客户端检索到这两家店后,顺利下单,而探员手机上两款商家APP分别传出循环的语音播报,“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

在上线“运营”5天后,饿了么仍未派出人员对店铺进行实地核查,重案组37号探员致电该店铺所属的区域经理,对方表示,目前没有空,“过几天再来”。

13家外卖小店共用同一证照

除了“三无”店铺外,外卖平台上还有一些商铺共用同一家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东城区安乐林路8号,门前挂着“蒲黄美食”的牌子。不完全统计,至少13家外卖店藏身其中,这些外卖店面积都不大,有些甚至只有几平米。通过美团APP查询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两种证件照片,安乐林路8号的这十多家店,在美团上线的营业执照均为“北京悦时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而食品经营许可证则是“北京庆源四季涮肉”。

“以前这家店是叫悦时光美食,后来不做了把场地和资质分租给了我们。”一位商家说。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随后联系租赁负责人赵女士,提出租赁铺位做外卖,但没有资质。赵女士表示目前还有一个15平米的铺位可以出租,每月8000元,她会提供一套资质供上线审核使用。重案组37号探员提到为什么其他商家使用的都是“北京庆源四季涮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个你不用管,我们正在申请美食城的资质,但还没有批下来。”赵女士说。

重案组37号探员以此致电美团客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每个外卖店只能用一套资质,赵女士所说的情况一般不会通过系统审核。

在饿了么平台上,多家餐馆的餐饮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有过期或查不到的情况。

月售“8612”单,好评3360条的“美时客家常菜馆”排名很靠前,该外卖店铺使用的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均为“北京京东新汇商贸公司”,类别为“小型餐馆”。但重案组37号探员登录北京市食药监局官网发现,该餐饮许可证有效期截至到今年2月15日,已过期近三个月。还有一些商家所使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查询不到相关记录。

5月7日,重案组37号探员致电饿了么平台客服,对方表示哈哈镜(天坛东门店)商铺的营业执照可以查到,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真假需进一步确认。5月9日,饿了么平台客户回复称,哈哈镜(天坛东门店)已被下线处理,如果该商品能够提交合规的资质还可以上线饿了么平台,否则将永久下线。

▲丰台区安乐林路8号“蒲黄美食”内,狭窄的通道里林立多家格子小饭店,每个小隔断就是一家,主要供外卖。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丰台区安乐林路8号“蒲黄美食”内,狭窄的通道里林立多家格子小饭店,每个小隔断就是一家,主要供外卖。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外卖小店鸡块带血浇汁遮盖

这些找中介带开网店的外卖商家,基本都是无证无照店铺,除了资质问题,其背后还隐藏着食品安全问题。

4月20日,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应聘蒲黄美食的其中一家美团外卖店,在没有要求提供健康证的情况下,顺利入职。重案组37号探员的工作包括洗菜配菜装盒打包,直接接触食材。而其他两位“同事”也未办理健康证。据店主介绍,该店所使用的资质是以每月几千元的价格,和铺面一起“租”来的,蒲黄美食的其他美团商家使用的也是这套资质。实际上,并不符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一店一证”的规定。

4月20日早上7点多,陈宝明就在忙着准备要配送的凉菜了。这家位于蒲黄榆安乐林路8号的美团外卖店不足10平米,每天出餐300单左右。“忙的时候每天只睡4个小时”,店主陈宝明说。

这家名叫“马上有饭”的快餐店专做外卖,特点就是快。其在美团APP的页面上共有水煮肉套餐、排骨套餐、口水鸡套餐等10个菜品,但重案组37号探员发现尽管菜品不同,但出餐速度几乎是一样快。原因在于这些菜品在送进店里时就已经做好了,只需要加热就可以打包出餐。

在该店后院看到一个个蓝色箱子里装着规格相同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装的正是冷冻的水煮肉、排骨等食材。这些塑料袋包装简易,裹着油垢,且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从外观上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排骨哪些是水煮肉。

每天上午,陈宝明会将这些塑料袋直接放在两口大锅中加热,加热后即可装盒出餐。

“这样出餐比自己现做更简单更快。”陈宝明说。据他介绍,这些蓝色箱子会有人定时送来,但不肯透露来自哪里。

虽然刚开了半个月,“马上有饭”的美团页面显示月售4853。曾有订餐客户留言称,水煮肉有异味,肉到嘴里就成渣了,不像正常的肉片。陈宝明回复说,所有的菜品都是现场制作,不会存在坏的情况。

在做辣汁鸡块的时候,重案组37号探员看到有些鸡块带着明显的血迹被放到了餐盒里,在反馈给配餐师傅后,对方又多浇了一勺辣汁,“这样不就看不出来了”。

▲“蒲黄美食”主要供外卖。最外大堂不多的几张桌椅边,坐满外卖骑手。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蒲黄美食”主要供外卖。最外大堂不多的几张桌椅边,坐满外卖骑手。新京报记者大路摄

追访

专家:平台需承担安全责任

近日,三大外卖平台虽然展开自查并下线一万多家违规餐馆,但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调查所涉及的违规餐馆仍在线上营业,委托中介办理的线上餐馆也可正常下单接单。

对于外卖平台出现审核漏洞,中介制假证、套证助无资质商户上线运营的情况,《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不真实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20万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上述《办法》也规定,第三方平台发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一位长期关注网络食品安全领域的学者分析,“三无店铺通过系统审核有两个原因:一是造假技术也升级换代,客观上平台和政府出现管理和监管滞后性。二是不排除平台可能基于经营获利的驱动,管理相对松弛懈怠造成相应漏洞。”

该学者认为,外卖平台和消费者之间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如果商家有意扭曲信息,而平台又客观无法甄别或者怠于甄别,则消费者最终看到的信息也是扭曲的。消费者最终获得的食物有可能就货不对版或者甚至是有害的。

对于一些商家使用来历不明食材的问题,该学者表示,按照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设置,因为平台的原因(审核不严、发现问题不阻止不报告食药监部门、发现严重问题不停止平台服务),平台要同时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其中后者包括罚金和严重可致平台关停的处罚。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

150人吃霸王餐?德国中餐馆“危机处理”获赞

原标题:150人吃霸王餐? 德国中餐馆“危机处理”获赞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这违反德国法律!”据德国《莱茵邮报》22日报道,德国西部小城哈根一家名叫“皇家花园”的中餐馆最近接待了150人的团体就餐。其中一些人吃饭不用盘子和餐具,大部分人不付账单直接走掉。事件曝光后,德国网友纷纷批评这些吃“霸王餐”的民众违法,同时也对中餐馆的“危机处理”给予赞誉。   事情发生在母亲节,此前曾有两名“给人印象非常好”的男士来“皇家花园”预订母亲节当天20人的团体餐。不过,令人没想到,该团体当天竟有150多人前来。这显然与预订情况完全不符。尽管如此,“皇家花园”仍积极应对。老板黄先生在餐馆官方脸书账号上写道:“尽管我们拼尽全力,但还是控制不住场面。上菜速度根本跟不上他们吃掉的速度。”有些客人甚至等不及碗筷等餐具,直接用手开吃,并且还十分不客气地从餐馆吧台拿饮料喝。最令人生气的是,这场混乱持续3个小时才渐渐收尾,该团体中只有小部分人付钱,大多数人都吃的“霸王餐”。   “皇家花园”19日在脸书上公布了这一情况,截至目前已有800多条留言。许多网友说,这真是给德国人丢脸。一名现场目击者在餐馆脸书下评论说,“当时我和我的朋友正在那儿吃饭,一下子就被挤到了一边,我们只能找个机会逃离。”该餐馆向当天其他的客人致歉,并且承诺给他们代金券作为补偿。还有许多网友认为,中餐馆应该把这些人公布出来,让警方逮捕他们。还有的网友则质疑,这可能是移民团伙干的。对此,餐馆回应说,“在我们的餐厅,每位客人无论国籍、出身和宗教信仰,我们都欢迎,只要他以正常的方式行事……”这一回应受到网友一致好评,纷纷表示下次一定去那里就餐。   这一事件引起德国媒体广泛关注,德国《威斯特法伦邮报》称,此类事件在德国极少出现,这已经违反欺诈法,中餐馆可以选择报警。不过,餐馆老板黄先生表示不会报警,“我不想这种情况再恶化,只希望他们快点恢复理智。”(青木)

2019-05-23 07:09:22 霸王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