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老人义务指路16年 平均每天接待为1500名行人

2018-02-24 04:01: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在熟人看来,晚年的老谢,似乎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指路。一到指路站他就开心,就笑。

张大姐每次路过,总能看到满脸笑容的老谢,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小时。一次,她邀请老谢去给学生讲课,他拿出年轻时的军装照,孩子们起哄夸他帅,老谢眉角一扬,“那当然!”

高玉红是老谢最早带出的志愿者之一,虽然岁数相差过半,但两人相处得很好。“老爷子很乐观,爱开玩笑,跟年轻人甚至小孩子都能打成一片。”志愿者们在一起,都喜欢喊他“谢老”,他一听就乐,“你们怎么老是谢我。”

2006年,老谢在东直门有了一处义务指路亭,老张、老王、老刘们开始“上岗”。再后来,不少学生团体、青年志愿者也加入进来,指路点变成指路队,小小的蓝色岗亭热闹起来。

一起指路多年的老梁回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指路点一下子多了很多外国人,老谢便萌生学外语的想法。老梁年轻时有英文底子,老谢没少麻烦他。“一句句死记硬背,每天说一些to、bus之类的英文,常常把大家逗乐。”

去年底,一向身体硬朗的老谢突然病倒,几个月后离开人世。

2月23日的追悼会上,一批身穿马甲的指路站志愿者前来送行。有满头银发的老人,也有青年,送完老谢,他们回到东直门那间小蓝亭内,继续坚守。

义务指路站设就在公交站附近十字路口的拐角处,约10平方的白色铁皮房,一米多高,窗台伸出一排扶手,以便行人问路。附近数十米宽的车道上来往繁忙,多辆公交车、出租车在此停靠,一批批拉着行李的人下车,各自散去。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