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公约为何引起如此关注?孔祥俊认为,公约属于行业规范,反映了行业内经营者的共识。公约的直接约束力产生于共识,对规范行为维护竞争秩序有所帮助,能够减少进入行政和司法领域的案件数量。公约对于行政管理和司法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主体是否违背行业的普遍做法和成熟的商业惯例。经法院审查合理的行业公约,能够成为判断不正当竞争的重要参考标准。
16家企业签署公约是否能影响这个领域?黄勇认为,最重要的是涵盖行业内代表性的企业,其次是公约内容,是否在遵循法律法规以及商业道德,尤其在考虑到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用户权益保护仍需加强
应用分发市场的另一难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和保护创新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技术造成的壁垒怎么处理?
在黄勇看来,这个领域的动态性和创新性特点突出,竞争进一步激烈时,仍需要依法律判断。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动态性追踪、协调、监管力度,制定行业监管规则或指导性意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部门主动调查或依举报调查,在执法过程中丰富法律的内容。
黄勇认为,法律的底线、基本原则、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在具体法律条文中找不到互联网行业内的某种行为表现时,需要根据当前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经营者与消费者权益进行具体分析。
孔祥俊和黄勇都认为,在这一领域企业相互竞争的过程中,用户是被动的。用户获取信息高度依赖手机应用,然而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依然薄弱。
业内专家分析说,企业之间的纷争受益或受害的是用户。因此,公约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达成用户权益至上的共识。今后或可采用大数据等形式,让用户作为独立第三方更多参与到公约制定中,表达受益或受害的看法。
孔祥俊说,保护用户权益的主要方法是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涉及到技术问题时用户无从判断,消费者很容易受引导、误导,经营者的行为涉及第三方利益时,应该尽量限制、约束自己的提示语。
黄勇认为,新修改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专门加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这就要求把法律精神和基本原则贯穿于司法、执法以及商业交易和运作过程始终。用户的差异度很大,应该用普通人平均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衡量;用户的选择权、隐私权等利益如何体现则需要个案考量。记者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