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新的红利

2017-09-22 06:47: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核心看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这一论述具有重大指导性,是对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发展导向的必要性的科学的高度概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革是解决矛盾、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增续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新的红利。

一、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一贯重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别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方面和技术革命方面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大幕。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引领全党全国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新高潮。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的重大意义,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外部条件下,针对国内突出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判断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追求。

二、改革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

改革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矛盾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会束缚或阻碍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度具有优越性,生产力显得更加活跃、更具革命性,对生产关系适应性调整的要求更高。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每次提出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任务时,都会提出完善生产关系的任务,以制度性创新保障生产力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经济开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当时宏观经济复杂波动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继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决定,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役。打好这场战役,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切入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改革实现生产关系变革进而解放和推动生产力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把握住两个切入点:

其一,生产关系自我完善,释放生产力发展空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道路、丰富理论、积累经验、寻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面向未来,对既有生产关系各方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要给予肯定,对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要敢于变革。我们推进的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关系中那些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被清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更充分发挥,被压抑的生产力得到释放。

其二,主动改革赢得红利,创造生产力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是以全体人民的福祉不断提升为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不为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可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生产关系的变革方向,主动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制度改革,为生产力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主动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体制创新,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改革红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当前我们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及时大胆推进改革,破除那些仍然妨碍生产力发展需要变革完善的体制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做好体制创新、填补制度空白等工作。在这两方面深化改革,第一,要认识改革的艰巨性,现在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必须下极大的决心。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总体规划,为生产力发展进一步释放和创造空间。第二,要抓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牛鼻子,按照市场规律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大量事实表明,当代的生产力是在市场环境中发展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目的,应该是为生产力发展缔造完备的健康的市场体制环境,从而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者汪同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