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江苏银行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查

2017-09-21 05:51: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南通银监分局副局长姜弘杰表示,通过银行业的扶持发展,当地茧丝绸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年销售额已超百亿元,带动10多万农民增收和3万多名产业工人就业,拥有全国最长、最为齐全产业链的茧丝绸产业。同时,蚕茧生产量和收购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县(市)级第一位,蚕农收入稳定增长。

作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江苏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江苏银行业以持续信贷投入、人才贷等方式,不断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促进当地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1993年开始,我们就在河豚人工驯化及产业化项目上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这也为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钱晓明表示,如今中洋水产规模化养殖品种达40余种,拥有20余项专利,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河豚良种场。

银行业在其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公司上下游客户供应链特点,推出‘E商管家’模式,整合养殖户和公司的资源,打通上下游‘脉络’,助力中洋集团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中国农业银行南通分行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无锡银行机构还与江苏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展开合作,对列入省委组织部名录的科技领军人才,由省财政厅提供风险补偿,创新推出“人才贷”服务。“截至2017年3月末,江苏银行无锡分行累计发放农业科技类‘人才贷’3400万元,为16户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无锡银监分局副局长钱希为说。

“为支持企业建设新的科研项目和培育新的茶树品种,江苏银行无锡分行为我们发放‘人才贷’贷款400万元。”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德良说。

徐州银监分局局长曹彤表示,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徐州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当地银行业主动与地方涉农项目对接,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旅游等领域提供有效金融服务。

“我们拥有保鲜产品生产线、大蒜深加工产品生产线及大型恒温库35座,年营业额超10亿元。”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梅告诉记者,乡镇个体创业初期规模小、实力弱,在银行机构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承担的国家农业部中国大蒜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检验和研发设备国内同行业领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