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石油管道穿越林海雪原。
②中国石油钻井作业的页岩气井。
③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管道工程。
④中国石油亚马尔LNG项目。
(资料图片)
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贸易、管道储运、工程技术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贡献了全国油气当量产量的60%,天然气供应量约占全国70%,完成油品质量升级“三连跳”,在《财富》世界500强的位次由第十提升至第四;企业总部机关职能优化和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天然气与管道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业务重组持续推进,混改取得重要突破……
过去几年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油市一夜之间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最困难的时刻,中国石油人直面低油价挑战,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用忠诚和担当诠释了石油精神的新内涵。
创新保稳产
从2014年的107美元/桶至2016年的20多美元/桶,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狂泄。国际各大石油公司利润直线下降,中国石油也遭遇了连续数月的亏损。
疾风知劲草。越是在困难时期,石油精神越是在石油人心中熊熊燃烧。在新的历史时期,“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力破解低油价下的经营困境。
众志成城,背水一战。一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攻坚战悄然打响了。一方面,公司大幅压减投资,投资总额连续“换字头”,到2015年已控减至3000亿元以内;另一方面,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投资和资本运作的指挥棒全部围着质量效益转,推动资本增值……
同时,严格工效挂钩,激发整体活力。集团公司领导带头降薪,效益压力层层传递。
5年来,石油人以不屈的脊梁,扛起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的重担,保持油气储量、产量“箭头向上”。大庆油田破解特高含水等一系列世界性开发难题,实现高产稳产;长庆油田产量跃升至5000万吨新高度后,连续4年保持稳产;中国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连续11年超过6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连续10年超过4000亿立方米,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连续10年超过10亿吨。
在投资持续压减的情况下依然实现油气业务稳产,中国石油盈利能力的提升不言而喻。
改革增动力
实际上,低油价冲击只是中国石油突遭发展困境的诱因,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发展动力不足等才是企业前进道路上真正的拦路虎。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
中国石油先后组织召开18次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审议53项重大改革议题,安排部署150多项改革任务。尤其是最近3年间,中国石油再次按下“快进键”,一幅深化改革的壮丽画面渐次展开。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中国石油出售中亚天然气管道50%的股权,转让新疆呼图壁等6座天然气储气库剩余天然气储量资产,中油工程和中油资本重组成功上市;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有序剥离非主营业务,减亏增盈效果显著……
“集团层面改革基础框架基本搭建,公司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调整和重组改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经营机制完善迈出重要步伐,从严管党治党制度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管理持续加强和创新。”在前不久召开的2017年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盘点了改革取得的6个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总结过去5年改革发展成果后,中国石油人又确定了新的发展重点,即“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和业务主导,必须坚持稳准推进原则,必须鼓励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管理创新”,通过“五个必须”的落实敦促企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合作添保障
3年来,中国石油紧抓“一带一路”机遇,引领带动全方位国际合作,在1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成功运作了50个油气合作项目。
如今,“五四三”(5大油气合作区、4大油气运输通道、3大油气运营中心)立体布局已清晰呈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石油以油气为媒,打造出一个个合作共赢的项目典范。
2014年以来,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全面开花。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协议、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等一系列重大协议签署。
在亚太地区,中油国际(印尼)公司已成为当地第七大石油公司,为保障东南亚区域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征程中,海外石油人攻坚克难,尽显“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底色,交出一张张亮丽的工程答卷。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石油员工冒着炮火推进艾哈代布项目,用过硬的工程质量彰显“中国精神”;在零下49摄氏度的亚马尔项目现场,石油员工不畏艰难,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将继续秉承石油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