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环保局长喝钢厂处理后污水:客人参观我都先喝这水(3)

2017-01-26 15:21:54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参与评论()人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查一个真正的排放情况,必须以防万一。

我们运用这种办法连续多个晚上去查,发现当时邢台没有达标的企业,没有不偷排的企业,情况非常严重,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

病根找到了。但当时查的都是邢台市区最大的企业,等查到第四家的时候,邢台市里各企业都开始给政府反映意见。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支持,光靠环保部门不可能做好。

当时的邢台市长孟祥伟说了一句话:“不达标的关停。”市政府决定要求所有企业在当年9月底之前必须达标排放。

澎湃新闻:随后邢台采取了哪些措施?

司国亮:当时查了几家企业,开了历史上最大的罚单。建滔焦化被罚了245万,抓了4个人,一下把邢台市所有的重污染企业都镇住了,纷纷开始治理,脱硫、脱焦、除尘。我们当年让全部达标排放,没达标的企业有87家,达标的1616家。没达标的都被关停了。

但达标排放不是没有污染,只是达到国家和省的最低排放标准。

我们还根据邢台市污染集中,重化工围城的实际,除了管理有组织排放,对无组织排放也进行治理,要求企业实现里料入仓、封闭仓库、湿水清扫、皮带传送。

此外,整治企业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招投标手段引进国内诚信度高的企业进行第三方管理,我们把管理权收到市环保局,企业管理费不直接交到第三方公司。

因为如果不这样,第三方公司和企业有合起来造假的可能,环保局设立了一道保险丝,真正实现了对企业污染的管控,实现了面源污染有效管理,企业基本达标排放。

2014年7月份,邢台摆脱倒数第一,之后没当过倒数第一。

继续推行“脸黑天蓝”治污理念

澎湃新闻:邢台治污三年来的治理的效果如何?

司国亮:河北是钢铁大省,五大污染行业集中的大省,不可能和海南三亚、福建厦门比,但是我们自己和自己比,有了很大变化。

邢台市的年平均PM2.5由2013年的每立方米160微克,降低到2016年的每立方米87微克,下降45.6%,良好天气由2013年的38天增加到2016年的173天,增加145天。

但是我们自己不满足,毕竟每立方米还有87微克,比全国平均数还多40微克,所以我们感觉形势依然严峻,压力很大。

澎湃新闻:邢台准备如何进一步推进污染治理?

司国亮:这是我们一直苦思冥想的问题,也是全市人民关心的问题。邢台的大气治理应该说到了一个深水区,2014年我们狠抓工业企业达标排放,2015年我们狠抓面源治理,2016年狠抓综合整治,包括持续稳定监控企业达标排放,包括道路面源污染治理,邢煤脱硫技术提升改造等等。

但是这种办法下一步在要邢台实现大的改变,空间不大了。

大的环境改善必须从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来推进,同时下功夫,做大手术,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决心很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环境和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发展应该服从于环境。

2017年邢台在产业结构上,准备把一些市区里的燃煤企业进行淘汰,同时让焦化企业上干熄焦,引导钢铁企业把烧结等工艺逐步搬出市区、远离市区。引导他们深度治理。

在结构减排上,燃煤是重要原因,燃煤包括两个层面,既然工业燃煤都达标了,深度治理空间不大,不能违法施政,只能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如果企业不愿意深度投入,也不能硬来刁难。

另一个层面,农村的散煤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邢台农村地区基本上是直排,污染也是很严重,耗煤量每年100多万吨。

邢台勒紧腰带支持煤改气,市委市政府确定每户补贴3000块钱,争取气源。

但同时我们也呼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改变过去能源紧张时的阶梯气价制度,通过经济实惠逐步改变老百姓取暖的习惯。现在一个冬天气供暖需要3000多块钱,而煤火炉子却不到1000块钱。

最后是管理减排,持续加大管理的力度,黑脸执法,顶格监管,保持高压态势,我们这有一个一直提倡的理念:“脸黑天蓝。”

延伸·推荐

曾发誓“治不好水就趴下喝的”官员如今真喝了

2016年5月,浙江丽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绍雄公开表态,如果龙石溪消除不了劣五类,我将趴下去喝水!如今,那龙石溪消除劣五类水的任务是否完成?

(责任编辑:曲格林 CN06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