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
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一位消费者在凌晨2:50到5:51
被盗刷162笔总金额超8万元
深夜被疯狂盗刷
只因开通“免密支付”
“一觉醒来钱就被偷走了。”张葵一早醒来发现短信提醒,半夜有人从她的苹果账户刷走998元充值到了某款游戏中,但她从未玩过这个游戏。她马上意识到,她的苹果账户被盗刷了。
回想了很久,她此前并无泄露个人信息或者点开不明链接,只是在睡前更新了苹果手机的系统。在被盗刷之后,张葵才发现自己已经开通了苹果账户的“免密支付”。
像张葵这样只被刷走一笔订单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她在移动支付绑定的信用卡上设置了刷卡限额,当不法分子试图刷走第二笔995元的款项时,因需要本人认证才没成功。
据报道,一位消费者的账户曾经在凌晨2:50到凌晨5:51,总共被盗刷162笔,总金额达80868元。
盗刷非个例
众多消费者踩坑
对年轻消费者来说,面对“免密支付”,常常陷入矛盾。一方面,他们认可其便捷性;另一方面,又担忧安全风险。
在移动支付中,对平台而言,完善技术手段、加强风险提示、优化用户体验,是履行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然而,如今却演变为消费者频频付出“隐形代价”。
热搜话题下,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自己因“免密支付”踩坑的经历,有人多付了5元停车费,有人的孩子免密支付买了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