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云培将来之不易的信用修复证明书整齐叠放,与之前的几本记账簿放在一起,锁进家中柜子。外出打拼数十载,从没有像这一刻,让卫云培感到轻松惬意。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苏全省法院受理类个人破产案件1290件,214名债务人得到免责。更多像老卫这样的债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欠款,恢复了个人信用和社会活力。
“个人破产”信用修复证明书有何重要意义?
卫云培被列为“诚实而不幸”的人,到底符合什么情况才属于“诚实而不幸”?这张“个人破产”信用修复证明书具有怎样的意义?
法律专家岳屾山:我们国家的个人破产制度目前还处在地方试点的阶段,像江苏、浙江也是通过像类似于个人破产或者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等模式,在开展着实践。这些试点旨在是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一个债务纾困的路径,同时也在积累立法经验。
“诚实而不幸”,它是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前提,每一个试点地区可能不太相同,但是基本上通过司法实践构建了一个客观行为加主观状态的这样复合的认定标准。
这个证明书充分展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秉持着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为那些“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了一次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履行完债务之后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这个证明书明确了债务人已经依照计划完成了债务清偿,清除他的相关的失信记录,并且会向相关主体表明,不再因为这个案件对他进行一个信用的惩戒。
信用修复完成之后,债务人可以重新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去,比如申请贷款、开展创业等等,这些都不会再受到影响。那这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未来的个人破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