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盲从。
在互联网的助推下,“零糖”社交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对于社交媒体平台而言,要对相关内容加强监管和识别,避免“零糖”社交变为制造焦虑、变相营销的工具,警惕滑入流量狂欢的深渊,积极倡导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也要警惕盲目跟风和过度“玩梗”的话语陷阱,“零糖”社交并不是一种时尚风潮,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不论“零糖”、“低糖”或是“全糖”,正视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社交中收获自信与快乐。
多一些尝试,少一些逃避。
“零糖”社交并不等于“零社交”,注重社交边界感与渴望亲密伙伴也并不冲突。不能将“零糖”社交简单地理解为不社交或者是少社交,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枷锁”,进而陷入消极情绪之中,将自己困于社交“孤岛”。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情感动物,适当的深度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与别人深度交流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在与人交往中,多一些自信与勇敢,在张弛有度中把握社交关系的主动权,这样既能享受“零糖”社交带来的松弛感,也能体会到传统社交的乐趣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