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垂杨柳医院:首家黄码血透中心的2104次“疗愈”(5)

熊敏判断是血栓堵住了内瘘,在电话里教她判断血栓的范围,怎么进行急性血栓的局部按摩,一直教到两点多,还嘱咐她必要时随时到医院检查处理。当天晚上她的内瘘恢复了震颤、杂音,血压也正常,没有影响后续透析治疗。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现在科室的工作是“超负荷”的,医护每天早上6点到达工作岗位,一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护士们需要全程陪护在透析大厅里。一个护士守着5台机器,6个小时换一次班。一天三个班次,每个班次之间还要用一个多小时做环境消毒。

熊敏有时候从早晨6点盯到晚上12点。忙到凌晨下机后,还要对治疗区进行终末消毒,使其符合国家要求的透析环境。

4月29日晚,患者治疗结束,工作人员在对治疗区进行终末消毒。受访者供图

四月底刚刚重启东院区的时候,天气燥热,穿着防护服两个小时就能湿透了,有时候脱了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我们戴着两层防护手套,操作仪器的速度也变慢了,比如做插管,平时用半小时,穿着防护服可能就得一个小时。出汗后防护眼镜上也会起雾,穿刺的精准度也容易降低。

医护坚持了半个多月也很累,穿防护服时间过长也让人感到缺氧,有时我看到有人瘫坐在椅子上,很疲惫地用手撑着头。

医护被病人骂哭也是常有的事。我可能半夜接到电话,对面传来的就是病人的牢骚和不满。不过医护们都能做到克制情绪,不与病人发生口角。我告诉他们,一定要时刻换位思考,病人身体的痛苦咱们没有经历过,再同情也无法切身理解。为了排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我给他们买了呼啦圈、跳绳等,希望能为他们的压力找个“出口”。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