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垂杨柳医院:首家黄码血透中心的2104次“疗愈”(4)

于是科室又熬了一个大夜,在5月11日病人稍微少点的夜里,把设备再次转运、消毒,完成两个院区的功能对调。原本接纳“黄码”患者的东院区一层,现在有27台机器,接待非封管控区患者。

5月12日凌晨2点,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医护技人员将16台透析机及透析耗材搬至东院区,并完成透析环境的消毒。受访者供图

本部院区承担了接纳“黄码”患者的责任。为了疫情防控,我们将透析大厅的床间距从一米挪到两三米。本来能摆50台机器,只摆23台机器。白天收治来自封管控区的病患,按是否弹窗来划分批次,晚上对密接、次密接人群进行单独透析。

目前,每天有100多位“黄码”病人在本部医院透析,另有100多位在东院区透析。两边的医护固定下来就不再交换,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血透中心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培训一个医护至少要用三个月,为了避免人手缺失,疫情开始后,医护们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我们把医院空置的病房改造一下,就成了医护的简易宿舍。有时候忙起来我就在办公室睡了。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与疫情初期相比,这样的睡眠算“奢侈”了。就算到了晚上,我们的手机也一直不会静音,因为不能错过病人的电话。

5月4日,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罗笛在为患者剪指甲。受访者供图

好在医院帮我们做了很多协调工作。疫情开始时,医院党委统筹部署成立了医疗工作组,派驻到街道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专门与封管控区的社区协调患者就医问题。他们将需要透析的病人数据统计给我们。之后,我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5月14日凌晨一点半,一个封控区内的病人突然打电话给血透室负责人熊敏,电话通了就开始哭。她快80岁了,前段时间儿子刚出意外,心情很糟糕,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动静脉内瘘堵塞,没有平时正常的声音和震颤。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一旦堵塞便无法进行透析。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