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随手拍”不能随意拍 看如何规范拍摄违法证据

所谓“随手拍”投诉受理平台,就是市民群众向交管部门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的平台。现如今,不只是在北京,“随手拍”在全国多地已成为群众反映交通诉求、参与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渠道。那么,“随手拍”究竟可以拍什么?哪些交通违法行为被拍得最多?市民拍摄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对于“随手拍”的内容,交管部门是如何处理的?

“随手拍”不能随意拍要注意什么?

虽然叫“随手拍”,但肯定不能随意拍,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对此,警方提示,群众在使用“随手拍”时,一定要优先保证安全,驾驶人不要在驾驶过程中拍摄,骑车人、行人尽量避免在行车道内拍摄。还有,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如果照片或视频中出现了拍摄人的挪车电话、家庭住址或面部特征等信息,将不能被采纳。

此外,对于上传的内容怎么才算合格,交警也做了提示。比如,对投诉遮挡、变造车辆号牌等较复杂的违法情形时,务必填写“备注”对违法事实进行补充说明,以便于交管部门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再比如,在投诉违法停车行为时,依次拍摄多车违法停车,但对任一车辆拍摄时长均不足12秒的视频线索,将无法作为执法依据。

“随手拍”该如何规范地拍摄违法证据?

根据非现场证据标准,针对交通违法行为,应拍摄至少2幅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机动车全景图片,以证明机动车违法过程,若是以视频方式投诉的,视频中应能截取出上述2幅图片。

具体而言,一是在间隔时间上,投诉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等动态违法行为时,2幅图片应能体现出车辆发生明显位移,投诉违法停车行为时,间隔应在10秒以上;二是在图片内容上,应当是能体现机动车车型、颜色和号牌等信息的车辆全景图像;三是在拍摄方式上,应体现相关标志标线和周边显著地理特征,在投诉违法停车行为时,尽量从机动车前、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