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年来,安徽合肥市瑶海区探索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引入物业公司,服务兜底覆盖,改善居住环境;及时收集、受理居民生活难题,各方参与解决;完善网格化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纠纷。大家的日子舒心了,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瑶海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主城区东部,是当地的老工业区。辖区内共有住宅小区560个,其中老旧小区314个。这些老旧小区以厂矿企业生活区为主,大多数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居住环境较差,群众要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意愿比较强烈。
截至2019年,瑶海区共改造老旧小区154个,总建筑面积467.09万平方米、1552栋楼、65126户,惠及20万余人。2020年,该区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12个,总建筑面积58.8万平方米、165栋楼、6390户。
为了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瑶海区通过探索创新,建立了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由政府兜底,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如今的瑶海区,在多举措治理之下,旧貌换新颜。
物业进小区
服务兜住底
走进和平苑小区,小区内花花草草、路面楼道收拾得井井有条、清清爽爽。但几年前,和平苑小区还因为治理难度大,被原物业代管公司视为“老大难”小区。
“和平苑小区共有316户居民,规模不大。但原来的代管物业公司没有好好管理,导致物业费收不上来,管理不下去了。”和平路街道物业办负责人回忆,和平苑小区于2000年建成,物业管理服务长时间跟不上,居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2013年7月,和平苑小区被列入瑶海区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的物业公司进驻小区后,注重从居民想法出发,满足群众需求,居民满意率连续几年达到95%。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一直是瑶海区基层治理的难点、群众生活的痛点。瑶海区立足区域整体,打破原有“楼、院、社区”界限,按照服务管理项目分类,对公共区域内的秩序管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便民服务等项目进行整合,实施片区化物业管理。瑶海区国资公司建立物管中心,对全区三无小区实施物业兜底覆盖。截至目前,已对34个小区、20个零星楼栋实施物管服务,共计配备113名保安、57名保洁和18台车辆,受益居民达3万余人;开展绿化修剪、公共设施设备维修、义务水电维修、孤残人员上门服务等近百次;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巡逻7318人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核心阅读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群众生活质量。近年来,北京将其作为重点工程加以推进,通过改造供水管网、解决停车难题、老楼加装电梯等举措,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老旧小区换新颜,居民过上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