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买过度包装的东西,物品也要尽量循环使用”
价格、板型和物流速度都接近,只是品牌不一样,该选哪一条?面对手机购物车里的两条牛仔裤,在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叶敏陷入了选择困难。
在比对各项商品信息时,叶敏注意到,其中一个品牌的牛仔裤专门对制作工艺进行了说明:专业封闭系统可回收98%的制造使用水,使用工厂机器回收的热气自然烘干,制作牛仔布产生的污泥运送到附近砖厂并用来制作砖块……还附上了工厂实景图片。
“那当然是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啦。”叶敏说,“再生”“循环”等因素,成为她选购商品的重要参考,“我身边有许多同事、朋友,也愿意用行动来为商家的这份努力点赞。我这件长袖采用了60%再生棉面料,这个环保袋是回收了4只塑料瓶制造的,可结实了……”叶敏边说边给记者展示她的随身物品。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叶敏,一日三餐的食材几乎全靠手机里的买菜APP解决。“我买过一次活体豌豆苗,觉得很浪费。”她说,因为被标上了“水培”“有机”等标签,一小盘300克的豌豆苗身价大涨,售价接近10元。不仅如此,一顿吃完,盖子和托盘都没了用处,造成不小的物料浪费,而且这类垃圾回收起来也很麻烦,“托盘里的豌豆残渣属于湿垃圾,木质托盘属于可回收垃圾,塑料盖子则是干垃圾。”
为了节省物料,叶敏把商家附赠的托盘、盖子洗洗,开始重复使用。“网上的豆子才两元一包,那天我一下子买了六七袋,每个品种都尝尝!”叶敏说。
皱巴巴的豆子在水里泡一夜,等到它们每一颗都钻出了嫩芽,再平铺在带有滤网的托盘上,无需太精细的打理,托盘一天换一次水,嫩芽几天时间就可以蹿到七八厘米高。“用剪刀剪一茬下来,烧汤或是清炒,怎样做都很美味。”叶敏说。
如今,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已经融入叶敏的生活。“除了尽量不买过度包装的东西,物品也要尽量循环使用。”叶敏向记者分享生活小经验。
《人民日报》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具有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近几年,青海抓住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环节,发展光伏一条龙全产业链,实现经济、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多赢
伫立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脉,林海苍茫,四季叠翠,为重庆中心城区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其中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有着“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五年多来,内蒙古依托科技手段、产业驱动,让草原经济呈现出新景象。一粒草种、一片草原,带动一方百姓走向小康生活。
新华社西宁9月13日电题: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新华社记者顾玲、白玛央措巍巍的阿尼玛卿白雪皑皑,清清的黄河水安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