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页面 > 正文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9-05-07 14:35:47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独家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但在个别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生态环境保护的这根弦却有些松懈,在广东省龙门县调查时记者发现,一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眼下却接连发生大大小小十多起的地面塌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小山村接连出现大坑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的罗洞村,去年11月开始,村里接连出现大坑。其中一些深不见底。

记者赶到的时候,大部分的大坑都已经进行了回填,有些坑因为不算太深,就没有被回填,刚下完雨,坑里积满了雨水。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用木棍扎进坑里的积水测试一下,深度将近一米。

村民:等下我们看到上面那个更可怕,那个坑更大。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画面中土质较黄(画圈)部分就是回填的泥土。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经过测量,这个坑直径距离是一个成年人14步的步长。这样的大坑,在当地有十几个。回填之后,在大坑的周围就拉起了警戒线,竖起了告示牌。一路上,这种注意安全的告示牌随处可见。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村民钟国雄:这里连续填了五次,填了之后再下陷,填了之后又下陷,谁还敢过来呢。

村民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掉进突然塌陷的大坑。原本繁忙的春耕时节,村民们却不敢下地耕种。更让村民担忧的是自家的房屋也开始出现了异样。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0年才修缮一新的房子,如今大大小小的裂缝已经爬满了整个房子的墙壁。裂缝越来越宽,家里的几扇门也出现了变形。记者对罗洞村有裂缝的房屋进行了统计,目前,这个住着1870人的村子中,107间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

塌陷频发究竟谁来管?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祖辈就住在村里,以前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于频繁发生的塌陷,当地政府部门又是什么态度?这事儿究竟该由谁来管?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家里最早出现裂缝时,龙江镇国土所曾来进行勘查。但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地陷频繁出现之后,当地媒体前来报道,镇政府也曾在媒体公开表态。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龙门县龙江镇副镇长陈锦红2018年12月25日接受采访画面

广东省龙门县龙江镇副镇长陈锦红:我们通过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对地质进行勘查评估,邀请专家进行一个现场评估。

事情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接受采访时(2018年12月25日),副镇长所说的勘查结果究竟怎样?记者跟随村民,前往县里问询最新进展。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于勘察结果,龙门县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测站站长钟国标告诉村民,地质勘探队刚刚进村,正在挨家挨户进行探测,需要等待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有结果。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于应急预案,龙门县龙江镇镇长谢添育表示,勘探大概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还是跟大家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事前预防的话,只能够家人再跟他说一下,让他觉得确实不能在这儿住了,或者你选择投亲也可以。

镇里给出的回答,并不能让村民放心,万一下一次塌陷的位置出现在自家的房屋中,结果将不堪设想。人命关天,一句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并不能说服村民。那么,频繁出现的大坑、房屋的开裂,这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地面塌陷、房屋裂缝的同时,村民还记录下了村子里的干枯的池塘和农田。上百年都从未断水的古井,已经完全枯竭,井底成了堆积垃圾的地方。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反常的现象,让村民们怀疑,这一切很有可能,是距离村子只有几百米远的采石场导致的。村民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正常采石工作,采石场每天都在不间断地抽取着地下水,造成了村里地下水枯竭,地面也开始下陷。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记者决定前往采石场所在地。

被采石场包围的小山村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央视记者张艺瑾:现在离采石场还有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但是大家看像这样的大卡车已经排起了长队。排队的车辆是一直延伸到了采石场的入口,我们粗略地数了一下,大概有上百辆这样的大卡车。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了解到,采石场叫做上窝石场,隶属惠州光大水泥有限公司。这家水泥厂就在采石场旁边几百米的位置,开采出的石灰石直接被运往水泥厂做原料。

采石场工作人员:一天到晚24小时(车)走个没停,一万吨一天最少。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选取一处制高点,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这个采石场的采矿区一直深入到了地下,矿区内正在进行挖掘,运输矿石的车辆往来不息。在矿坑的一侧,记者看到了三个管子。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采石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三个管子连接着地面和坑底,坑底太深,记者所在的位置无法看清,为了了解抽水的情况,记者借助无人机进行了拍摄。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矿区底部的三台抽水泵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矿区底部的积水流入上图的水坑

央视记者张艺瑾: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矿区的底部。距离地面大概有几十米,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有三台机器,采石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抽水泵,连接着三台抽水泵的就是刚才我们拍摄到的三根管子,现在我们顺着管子看一下它抽上来的水流去了哪里?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有一个水坑。矿区底部的积水就被这三台水泵往上抽,通过这些水管流到了这里的出水口。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我们也看到了矿区的全貌,采石场四周的山体被挖掘成了这样一层一层的阶梯。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通过卫星图,从高空鸟瞰罗洞村,这个小山村,已经被五六座采石场包围着,绿色的大山被挖得伤痕累累。

被遗忘的地质影响评估报告

地面塌陷和这座采石场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主管部门让村民等待勘测结果,这听上去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建设类似采石场这样矿区的时候,审批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事先要对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进行勘测和评估,否则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批。那么这个采石场当时的地质影响评估报告究竟在哪里?当初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记者找到了当地主管部门龙门县自然资源局。

自然资源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上窝石场的审批,一共进行过两次,一次是2009年最初建设的时候,另一次是2014年扩建的时候。

两次审批,他们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流程进行的。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找到2014年矿场扩建时的资料,开采规模从每年81.00万吨,变更成了960万吨,扩大了十多倍。

我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扩建矿区必须要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企业要提交地质环境影响分析评估,并上报国土主管部门审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至关重要,它将是审批是否通过的重要参考依据。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知道这个石场可能会造成一些地质方面的影响吗?

龙门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旋志豪:这个嘞,影响方面,我们是根据(矿产)储量的分布,只做储量方面的东西,“影响”这块,对审批来讲,没具体到要做到哪种程度。

只对储量进行了测量,没有对地质灾害影响进行评估的情况下,就通过了审批,这属于明显违法违规审批。但是,2014年,这家专门为水泥生产提供原材料的矿场,扩建申请还是得到了当时惠州市国土部门的批准。

而就在这个审批通过的几个月前,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才刚刚发布,钢铁,水泥等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一个属于国家重点管控的去产能行业,如果在审批上缺少了必要的手续,当地多个部门真的就敢于给这样的矿场进行审批和备案?这份至关重要的地质影响评估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按照国家规定,矿场的审批材料必须进行公示。记者尝试从省,市,县三级的国土部门官方网站开始了查找。几经周折,在广东省惠州市国土局的官网上,找到了这份上窝石场的公示材料。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份评估报告,明确写道:“因地下水下降,可能会引起井水下降或干涸。” “基础的建筑因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开裂现象。” “地面塌陷。” 不仅如此,报告还写明了:罗洞村受影响较大,建议搬迁为主。

带着这份报告,记者再次来到了龙门县自然资源局。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龙门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旋志豪:这个文件我没看过,真没看过。

难以割舍的水泥厂

就在我们的记者展开调查的同时,龙门县正在进行的地质勘测有了初步的结果:地面塌陷确系地下水下降诱发的,由上窝石场的开采作业导致。

目前,更进一步的勘测还在进行当中。而实际上,早在扩建之初,一份采石场可能会对当地地质造成什么样影响的评估结果,就已经提交给了当地国土部门,至今还挂在惠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官网上。

这里我们想问的是,是什么原因让当地主管部门选择忽视了这份评估报告呢?

采石场项目由当地发展和改革局立项审批的。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龙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梁红标:我们批复的这几条水泥生产线,目前来说,还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目前来说。

记者:但是罗洞被几个水泥厂夹击着,对居民的影响其实挺大的,这个情况咱们关注到了吗?

龙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梁红标:现在批复这几条水泥生产线,环保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今年水泥的价格上涨得比较厉害,税(收)应该是占了我们的半壁江山,也是很难割舍。目前来说,我们也需要它

记者:但是危及到了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怎么解决呢?

龙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梁红标:就是把罗洞村的这些搬到一个新村,尽量减少影响,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找到当地2017年的经济数据:龙门县的水泥产值超过12亿,同比增长25.8%。龙门县发改局考虑的是经济发展,采石场给当地村民的影响,这些问题目前“不可避免”。那么当地的自然资源局在审批时又是作何考量的呢?

央视调查:这座小山村地面塌陷频发,到底发生了什么

龙门县自然资源副局长旋志豪靠它主要是保民生。现在穿的衣服,喝的东西都是来自我们矿产资源。

记者:但是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不太健康啊?

龙门县自然资源副局长旋志豪是有影响有点影响,但是我们要找一个平衡点。保护的角度来讲,我们就不开发任何矿产资源,那是最好的保护。

不敢说是牺牲,毕竟我们是县区,为社会多支持多贡献,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有资源潜力的地区应该做的。

地质报告被遗忘?村民安危不能忘!

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但为了经济效益,就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忽略了村民的利益,这种发展方式并不可取。采石场是“无法割舍”的产业。那么,当地众多村民家中的房屋开裂、耕地荒芜、地下水枯竭,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么多群众的切身利益,难道就是可以轻易舍弃的吗?

四年前的地质报告中,就曾经警告过地质环境风险,但是当地主管部门为何偏偏在审批时将它遗忘了?村民们面临危险,到底哪个部门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处理措施?村民们遭受的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赔偿?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一个个的得到回答,那么,老百姓心里的不满恐怕难以消除。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欠了生态环境的这笔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连本带息”地加倍偿还。如果只算小账、算当前账、算局部账,将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会更大。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