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个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近日,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的亲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关注,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招致了部分质疑。有网友表示,女孩并非通过门票找到亲人,而是在网上看到相关信息才联系上亲人。
类似寻亲行为此前曾在多地出现,山东、重庆等地一些企业将失踪儿童信息印在“宝贝回家”饮用水瓶、酒瓶身上,或制成寻人启事牌挂在共享单车上,但最终均因没有结果引发质疑。如今,河南这家景区“门票寻亲”终于传来喜讯,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在网上看到了景区关于寻亲门票的新闻,最终联系到了母亲。不过,有较真的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该女孩是在网上看到相关信息后母女团聚,并非门票印失踪儿童信息做法本身的功劳。
或许,失踪10年女孩成功找到母亲,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也未能改变类似“瓶身寻亲”“门票寻亲”成功率低的局面。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这种寻亲行为的价值。人海茫茫,寻找失踪儿童无异于大海捞针。从某种意义上讲,10万张门票撒出去如石沉大海,难以起到实质性帮助,是大概率事件。但至少,多一份寻找的力量,就多一分回家的希望。每一个儿童的失踪,都伴随着一个家庭的破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我国每年有不少失踪儿童都未能回家,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寻人的效果。过去儿童走失后,家人大都到处粘贴传单进行寻找,囿于个体精力限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往往见过失踪儿童的人看不到传单,看到寻人传单的没见过失踪儿童。况且,印刷和散发传单本身也需要成本,一些家庭因为经济所迫,只能放弃寻亲。
新华社南京10月12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两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团队,通过对我国澄江生物群的长期研究,成功为地球上最早的带壳两侧对称动物软舌螺认清了“家谱”
国有景区门票降价 全省国有景区本年度门票价格实际降幅小于10%的,尽快以成本监审结论为基础,拟定第二次降价方案并抓紧实施。今年8月,湖北省物价局发布了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