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意味着什么? | 新京智库
▲图片来源:unspalash官网
文|新京智库特约撰稿何亚福(人口学者)
3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
中度老龄化社会意味着什么?
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1%,表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8.1%,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2.6%。受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高峰期人口进入老年阶段的影响,从“十四五”开始,我国老年人口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规模年均增长约1000万,将远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00万的增幅。可以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20%,65岁以上人口也将超过14%,即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中度老龄化社会首先考验的是医疗、养老等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虽然目前我国尚未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社保收支已经开始出现缺口。
日前,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2021年预算报告披露了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2020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21万亿元,下降13.3%,加上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调入500亿元,收入总量为7.26万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88万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出现缺口6219.17亿元。这不仅为有历史数据以来首次出现当年收支缺口,而且超出原本预计的收支缺口4996.73亿元。未来我国即使能够实现社保收支盈余,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财政补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8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胡祖才,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原标题:拜登公布“战时”抗疫计划 称美国将进入最艰难阶段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Getty)海外网1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1日下午,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就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发表讲话
人民网讯韩国在经合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老龄化速度最快,预计将于2048年左右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另外,韩国老年人贫困率在经合组织中排名第一,亟需制定应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