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有的人则在熬夜玩手机……
晚上10点睡还是11点睡,看上去只是差了一个小时,但在医生看来,对健康的影响差了很多。
01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
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22点入睡,第二天精神状态更佳
大多数人可能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绪状态也大不一样。
2020年《睡眠》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夜间睡眠比平时少,第二天情绪会变差,更易发怒。
22点入睡,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车”
褪黑素的作用是帮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线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维持在较低水平;
22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陡然增加。
22点入睡,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相契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如果推迟入睡时间,褪黑素已经大量分泌一段时间了,对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困了过劲儿反而不困”的感觉。
22点入睡,心梗风险最低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份研究发现,工作日晚上10点至11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最低,具体来看:
22点至23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为5.1%;
23点至24点就寝者,该数值为7.0%;
24点后就寝者,该数值为9.2%。
02
如何培养好的睡眠?
晚睡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人是“主动熬夜”,有的人是因为⼯作和其他需求“被迫熬夜”,还有的人是“无奈失眠”。建议大家积极调整作息,尽量减少熬夜对身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