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美国“拥抱熊猫派”为何不敌“对华强硬派”(2)

2018-10-25 10:11:06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换言之,特朗普政府今年内在诸多议题上偏于极端的“全政府”政策大调整,不是骤然出现的,而是前期存在一个多年政策辩论和实施的铺垫过程。在此背景下,政策精英群体的辩论已不再是是否对华强硬,而是如何对华更强硬。而那些依然坚持美国应反省的政策精英已是少数,且在重大涉华政策辩论中缺乏有效发声管道而逐渐被边缘化。

第三,当前美国对华政策氛围确实有些“麦卡锡主义”再现的症状,“熊猫拥抱者”群体往往会被贴上不忠诚于国家的标签而受怀疑和排挤。近些年来,美国频繁爆料所谓涉华间谍案,极力塑造“丑华”“恐华”的不健康国内政治氛围。从学者、学生、商人到安全情报人员,从学术领域、经济领域到安全领域,今年内美国涉华间谍案被公开披露的范围和程度呈现“井喷式”增长。如果说以往美国通常低调处理或较少公开报道此类案件是仍存中美合作意愿的话,那么当前美国如此密集高调报道相关事件,则是意图在美国社会各阶层营造一个扭曲的中国形象,为当政者的对华强硬政策获取民众支持。在这种极端不健康的政治氛围下,许多“间谍案”就带有了“制造”的色彩。很多很可能是“莫须有”的案件推进了美对华强硬政策可持续性的政治议程,但完全毁灭了许多被事实证明是无辜的当事者事业和生活。“拥抱熊猫派”尽管对此类政策并不认同,但不得不保持沉默。

此外,美国商界曾是“拥抱熊猫派”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在他们中有些人对华盛顿的强硬政策也持沉默甚或支持的立场,成为美国“全政府”对华政策大调整的推波助澜者。这说明中美在经贸领域确实有进行深层次大协商的必要性。毕竟中国改革开放已有40年,中国自身变化进程要求美国商界人士的认识和实践需要相应提升。

“拥抱熊猫派”式微了,但中美关系还要继续。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由于基于愿望和扭曲的利益认知,美国对华政策迈向强硬或对抗的大调整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此次美国“全政府”对华政策大调整应也摆脱不了这种宿命。(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