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标普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调整为A+,短期债评级由A-1+调整为A-1,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这是自1999年以来,标普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对中国的评级反映了标普对中国政府改革日程、增长前景、强劲外部指标的看法,其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对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及未来发展可获得的各种国际资源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可见,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虽然不符合中国实际,但也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持续推进的各项经济改革及经济企稳增长带来不小的“麻烦”。
而此次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主要依据是:中国长时间的强劲债务增长增加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且信贷增长尽管有可能助推实际GDP强劲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稳定性。同时,认为中国人均收入相对较低、透明度较差、信息流动限制较大,也将给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定隐患。
然而事实上,标普所依据的这些信息或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出入的,也可以说是不靠谱的。
一则,没有完全了解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金融机构及财政结构与国外经济发达体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其做出的评级、包括原来穆迪及其他评级机构很多是出于一种惯性思维、或囿于某些固有的经验来衡量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其实是片面的、不客观的,甚至是错误的,其对中国主权信用做出的评级结果往往也会南辕北辙,不足以令被评级国家心服口服。
二则,缺乏对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态势缺乏全面、客观、准确把握。其一,没有全面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及其天然经济要素禀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变化相当突出,中国政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且标普忽视了中国政府支出所形成的财富积累与物质支撑,这种误读必然对中国经济良好基本面和发展潜力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其二,没有看到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高于预期目标,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区间。今年前8个月,生产需求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企业利润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内需支撑作用凸显,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增长的韧性及可持续性稳固提升。在国际收支方面,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波动趋升,外汇储备规模连续7个月稳步增加,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良好的信心与预期。
其三,忽视了中国财政状况持续向好,有足够应对政府债务风险的能力。今年以来,财政收支形势趋好,1至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8%,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3.1%,高于收入增幅3.3个百分点,为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且雄厚的财政收入增长潜力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未来仍将保持较强的经济增长韧性。
其四,混淆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将不属于政府债务范畴的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全部计入政府债务。依据我国《预算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政府债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及经清理甄别认定的2014年末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2.01万亿元,我国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元,占GDP的36.7%,没有达到国际规定的债务警戒线。
尤其,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将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确保财政持续健康运行,为防范政府债务危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则,忽视了中国金融业仍以生存的客观社会基础及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管控能力。一是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居民部门的储蓄大量通过金融中介转化为企业部门债务,并支撑了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贷款一直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据主体地位,只要审慎放贷、强化监管,防控好信用风险,完全可以保持好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二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中国货币增速正在逐步下降。今年8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9%,远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增速,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增强。
三是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措施,掀起了严厉监管风暴,遏制金融业资产泡沫化和脱实向虚,金融资管业务不断走向规范,经营理性不断提高,影子银行生存空间被极大地压缩,有力地保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而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活力将进一步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完全可以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综上所述,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依据不充分、分析不科学,结论是错误的。希望标普能认准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重新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回归原位,以便赢得中国政府及人民的谅解,更为自身赢得声誉。
(莫开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