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际评级组织标准普尔下调我国主权评级一事,9月22日上午,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近年来,面对经济增长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变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形势下,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令人费解。
9月21日下午,标普宣布将我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至A+,展望调整为“稳定”。 资料显示,标准普尔创立于1860年,专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独立信用评级、指数服务等服务,与惠誉、穆迪并称为世界三大评级机构。
上述财政部负责人表示,标普关注的信贷增速过快、债务负担等问题,多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老生常谈”,这种看法忽视了中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忽视了中国政府支出所形成的财富积累与物质支撑。“很遗憾,这是国际评级机构长期以来所持的惯性思维与基于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的误读,这种误读也是对中国经济良好基本面和发展潜力的忽视。”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ordian Kemen在置评标普调降中国评级时称,“这一消息没有立即引起市场反应,评级调整也不影响我们对中国经济或人民币走向的根本看法,维持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观点”。
此前在今年5月,穆迪也曾宣布将中国的评级由Aa3下调至A1,展望从负面调整至稳定,一度引发业界热议。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而随着“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协同发力,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