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岩编辑|孟亚旭
繁忙路段,两车剐蹭时有发生。但浩瀚的大海中,两船发生剐蹭,似乎并不常见。但,就在这两个月,美国接连撞了两艘他国商船。
事故中的主角,都是美第七舰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4起事故时间表
8月21日,美国海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事故造成“麦凯恩”号左舷侧损毁,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
之后“麦凯恩”号继续依靠自身动力前往新加坡。
△21日在新加坡海域发生碰撞事故的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供图|新华
6月17日,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日本外海和菲律宾籍的货轮发生碰撞,造成7名美国水兵死亡,另有包括舰长在内的3人受伤。
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已发布——美国海军决定撤销舰长、副舰长职务,并称所有当事人都将受到处罚。
不仅如此。
除了两起撞船事故,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发现,仅在亚洲海域,美国海军的“马虎”在此前也已暴露:
5月9日,美军“夏普伦湖”号巡洋舰与一艘韩国渔船在郁陵岛以南约56英里的水域相撞,没有伤亡报告。
1月31日,美军“安提坦号”巡洋舰试图停泊东京湾时搁浅,造成推进器受损并且漏油,无人员伤亡。
上次撞船美军“全责”
美国这两起“船祸”登上了头条。
政知君翻了翻报道和网友留言,最大的疑惑聚焦在“事故原因”。
资料显示,如果两船相遇,并且航道有交叉的情况下,目前国际通行的海上避让规则指出,原则上是小船让大船。而这两起事故中,“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麦凯恩”号驱逐舰均为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吨位均不足1万吨。而与之相撞的两艘商船,吨位都在3万吨。
不论“身高”还是“体重”,都应该是美国军舰避让他国商船。
那么动力强劲、装备先进的美国军舰,为什么没有避开迎面而来的商船呢?
两个月前,在日本外海的那次事故发生后,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做客央视时曾分析撞船原因:
第一,事发海域繁忙,船流量大
第二,事发时间为夜晚,人员疲惫
第三,美军舰由于失误导致避让不及,但就此宋晓军也表示,这个“拐歪”的避让动作再平常不过,因此也有可能是军舰遭遇了突然袭来的洋流,阻碍了船体行进路线
但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调查报告中提到,“美军舰值班团队存在缺陷,进行了不适当操作”。
无疑,这几乎承认了该事故是美军舰“全责”。
而21日的撞船事故,最新消息显示,商船并没有人员伤亡,但事故原因仍不明。
不过有一个细节。
此前的事故,美国7名水兵死亡,最新的事故中目前失踪10人。但同为事故方,两艘商船均未见人员伤亡。这和两者之间3倍的吨位差不无关系。
另外,6月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右舷指挥塔下方严重受损,商船船头左侧轻微受损。这分别是军舰、商船船体最薄弱、最坚固的部位。
△“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被损部位
美过半海上力量部署太平洋战区
这两艘军舰都和中国南海有所瓜葛:
今年3月,“菲茨杰拉德”号曾参与在南海的演练。
8月10日,“麦凯恩”号驱逐舰曾擅入南海美济礁12海里海域,后被中方军舰驱离。
它们均隶属美国第七舰队,母港在日本横须贺。
停靠地本就离中国不远,自然也就成了南海的常客。而这似乎从概率上,解释了为什么美海军在亚洲海域事故多发。
宋晓军认为,目前美国海军有102艘舰部署在全球各地,其中太平洋战区占到了55艘,密度最大。
“看来美海军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航运繁忙的区域实施部署海上力量,也要计入发生意外的‘风险成本’”。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了目前美国海军的全球力量分布。
此前,美国海军设第二、三、四、五、六、七舰队,2011年前后第二舰队被撤,并设立第十舰队,但新设的第十舰队为信息战部队,并未配备实体舰船。
△美海军舰队此前的辖区示意图
目前,美海军下设五支实体舰队。
其中,距离我们最近的第七舰队拥有各型军舰50至60艘,作战飞机350架,平时兵员2万人左右,满编则扩至38000人,另加22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它和第三舰队同属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管辖。
报道显示,近年来,美军高层有意模糊第三与第七舰队的管辖界限,让第三舰队更多参与到东亚事务中。
资料丨环球网央视《东方时空》第一财经国防部官网
校对|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