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只需打开手机APP,街边停放的无数自行车便可随你挑。扫码,骑车,无论何时何地下了车,锁上离开就行。
现在,这种模式走向了全世界!
上月,ofo公司首次进军美国,在西雅图的大街上投放了1000辆单车。从意大利到哈萨克斯坦,从英国到日本,从新加坡到曼谷,ofo单车与其竞争对手摩拜正逐步走向全世界。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登文称,全美规模最大的Citi Bike仅1万辆车和23.6万用户。而北京有70万共享单车和1100万注册用户,用户几乎是全市人口的一半。这样比起来,中国的共享单车简直是“碾压”了美国同行业的龙头老大。
中国的共享单车靠什么圈粉全球?
以欧美等地为例,其共享单车服务其实已经发展了多年。欧洲已有至少700个城市有共享单车服务,不过大多都是传统的有桩式共享单车,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用车还车。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美国消费者对于共享单车模式的认可已经被验证。即便运营不佳,有桩式共享单车在美国的投放和使用依然在不断增长。2016年,美国自行车出行量增长25%,超过2800万次,其中,绝大部分通过共享单车系统实现。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更环保、更健康的共享单车,这不仅让通勤者解决了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还能减少汽车使用量,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而且这种无桩模式还不要求政府提供补贴。
网友Sam Ervin:“‘中国官员对蓬勃发展的共享单车业务表现出柔性的监管姿态。’跟美国不一样,中国正在积极地改善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
网友Citizen of the Planet:“自行车……自行车……我要更多自行车!!!”
共享单车“骑”向海外: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无桩式共享单车的涌入,也激发了许多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意识,中国共享单车企业要去海外“抢地盘”,尽管市场看上去仍有潜力可挖,但残酷的竞争无法避免。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尽管无桩式共享单车的出现令国外的不少新用户感到兴奋,但在交通法规完善的发达国家,随骑随停的模式往往会遭遇水土不服。
事实上,在中国,包括上海、深圳等城市最近也在对共享单车带来的乱停车、局部过剩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而在国外不少城市,不仅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和管理、运营和维护有着严格的规定,损坏的车辆如果不及时处理,更会面临高额的处罚。
严格的管理必将带来成倍增长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除此之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还规定,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头盔的配套、车辆的清洁和失窃,这也都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网友Igrok9000:“使用自行车确实利于改善城市和郊区环境。但对于美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一下子涌现出大量自行车,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与机动车相撞。”
网友minstrelmike:“无桩式共享单车不适合远距离的骑行者,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自行车道的规划和城市的改造。”
网友DesertLeap:“共享单车是好主意。担心自行车停放引发混乱,可以增加自行车架和停车场。”
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出海必须要了解当地政策、风土人情,和当地政府沟通建立关系获得支持,适应当地的用户使用习惯,以及做好与国外本土同类创业企业同台竞技的准备。
(创意产品工作室:郝斐然 文字综合文汇报、环球网等,部分编译自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