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追忆牛翁:重庆新闻界孺子牛

2017-08-16 09:13:0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90多岁了还专门开通了微信

牛翁曾自评:“我这个人天生不安分,做新闻也是一样,对新兴媒体比较感兴趣。”女婿陈杨证实了这点,“他和新闻打了一辈子交道,90几岁了还专门让我们帮他开了微信,为了看新闻、资讯。”据家人回忆,牛翁的微信开通于两三年前,“他很感兴趣,除了时不时跟一些老朋友聊两句,更多就是看各种新闻、资讯。”

本土著名作家吴景娅也回忆,自己去年去看恩师牛翁时,“我们一起拍了很多照片,我给他说,等我洗好了给你送来。”哪知牛翁说,“不用,你微信上发给我就可以了。”吴景娅笑称,当时自己真是震惊了,“94岁的老人家,微信用得这么溜。”

在身体较好的时间里,牛翁的日常生活也基本是和书报打交道。他每天的作息是,早晨8点不到起床,简单洗漱、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在书房里读书看报,写点东西。午饭和午休一般也都是在书房。

在重庆晚报原副总编辑许大立印象中,自从自己近30年前见到牛翁,这位老人就给自己留下了“才情横溢、精明过人且思维敏捷”的印象。许大立回忆,1987年自己到晚报后,主要负责副刊。“那时他(牛翁)要每日从大量新闻线索中选出一二来评说,语言火辣犀利,道理简单明白,蕴意深刻透彻。”许大立说,这就是“朝闻夕议”,每天一期,几乎从未中断过。“当时我就很惊讶于他的这种精力。除此之外,他还要给我们副刊写诗。”

对后辈的请求几乎有求必应

老人的率真和对新闻同行、后辈的勉励在重庆新闻界几乎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一方面,牛翁的诗词成百上千,对来求字求文的人他几乎有求必应,且从不主动索求报酬;另一方面,遇到后辈,他总会勉励扎根到基层去。2011年,重庆晨报记者采访牛翁时,他就曾题字,“无论时政油盐事,切关民生贵在真。”

三十年前,吴景娅还是一个刚踏入新闻界不久的“新手”。“个性、锋芒比较突出,那段时间也因为大意,出过一些错。”吴景娅说,这一度令自己陷入了对职场的厌倦和迷茫,“我的公公和牛翁是好朋友,他就建议我去找这位老记者聊聊。”吴景娅至今记得,“那天牛翁讲了很多自己人生的起伏。真的感觉就是和他聊过,就通透了。”

最近的一件事是,今年4月23日首发的众创图书《故城时光》,吴景娅找到牛翁希望他为这本集结了124个重庆人和老城故事的书题写书名。“我给他打电话说明了书的情况,他就一口应承了。”吴景娅说,牛翁当时还特别提到,“你们上午就来我家,中午就在这里和我一起吃饭。”吴景娅说,他喜欢有年轻人陪他吃饭、说说话的感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