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追忆牛翁:重庆新闻界孺子牛

2017-08-16 09:13:0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石桥铺殡仪馆,市民祭奠牛翁。本报记者 高科 摄

“巴歌俚辞直抒情怀永为严慈父,朝闻夕议针砭时弊难得新闻人”。昨天上午,重庆殡仪馆的悼念厅里,哀乐低回。14日晚去世的重庆知名老新闻工作者、原重庆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牛翁(本名杨钟岫)的灵堂就设在这里。

牛翁的家人回忆起老人生前点滴时,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和新闻打了一辈子交道,90多岁了都没放松,还要求我们帮他开通了微信。”重庆新闻界“孺子牛”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临终前刚给老友写了挽联

昨天上午,重庆晨报记者赶到灵堂时,现场已经摆满了社会各界和老人生前挚友送来的花圈。牛翁生前工作过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书法家协会等都送来了花圈和挽联。

“父亲心衰这个老毛病有好多年了,最近冷热变化有点陡,两三天前开始住院接受治疗。”据牛翁家人介绍,牛翁入住重庆市人民医院(原中山医院)后,治疗也都是按常规治疗在进行。14日中午,牛翁一度陷入昏迷,经过抢救苏醒了过来。“下午到傍晚都很正常,意识、思维也都和平时一样。”老人的家人说。在和家人聊天的过程中,牛翁获知了老朋友滕久明过世的消息,躺在病床上的他实在不方便手写挽联,就吩咐女婿把自己口述的挽联记在手机上发给滕久明的家人。

“我住医院病情较重,不克前来悼讣,谨缀一联,以吊:革命后代后代革命;理论研究深究理论。——渝州九十五岁牛翁。”口述完半小时左右,牛翁再度昏迷。抢救了半个多小时后,终告不治。

教育后辈不拿不该拿的钱

受父亲影响,女儿杨小秀进入重庆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杨小秀说,在父亲看来,做电视记者,就该把新闻学透、学深,“他说要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政治上,做新闻、媒体的人,如果在政治上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迷失方向。”

杨小秀说,父亲对钱一直看得很淡,“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该我拿的钱,一分钱都不得少;不该我拿的钱,一分钱都不拿。”一件往事让杨小秀印象深刻——因为父亲是重庆市文化知名人士,1980年代在电话还很稀有的时候,市委决定给包括他在内的三位知名人士家里装上电话,“但他不接受,他说,装电话是国家的钱,我作为记者,怎么能接受国家的优惠。”最后,还是家人自己掏钱装的电话。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