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电视剧《白鹿原》即将完结 它给陕西带来了什么?

2017-06-20 11:46:33    华商报  参与评论()人

15年艰辛筹拍、7个多月精心拍摄、总投资近2.2亿元,有94位主演与40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主创团队以及总计4万多人次的群众演员,播出一个多月的史诗大剧《白鹿原》即将完结。与那些播出时很喧嚣,过后被遗忘的快餐剧集相比,《白鹿原》注定会在电视剧史上留下一笔,它值得去认真做总结。

很多年后,陕西人会很骄傲,陈忠实老师的枕棺之作《白鹿原》,是由陕西的团队将它拍摄成一部精品剧集的。而电视剧《白鹿原》的播出,的确也成为一张优秀的陕西文化名片。

陕西油泼面成网红

《白鹿原》第一集,就在观众,尤其是外地观众心中种下了油泼面的种子。饰演仙草的秦海璐拍摄前专门学习了擀面,揉面、擀面、切面、下面,最后热油呲啦一声泼洒在满是辣椒面和葱花的扯面上,荧屏外观众的口水已经垂涎三尺。《白鹿原》剧组对于吃面这件事有执念,据华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白鹿原》30集就吃了20几次面,因为陕西人就是爱吃面,生活里也是无面不欢。据悉为了拍摄出活色生香的吃面场景,剧组特地在拍摄现场做了巨型灶台和锅,准备了2000斤面粉,做了5、6千碗面,因为所有演员都提前进行了训练,掌握了擀面技能,因此从擀面条、下锅到放辣子,有很多都是特写镜头。与最近被骂惨了的《深夜食堂》里的泡面相比,这一碗碗陕西的油泼面才是真正的美食。

第一集播出之后,油泼面就成了热搜,网友称赞道:“秦海璐做的一碗油泼面简直绝了,滚烫的菜籽油浇在裤带面上的葱花和辣椒上,这就是舌尖上的‘白鹿原’啊!”很多媒体专门做了探秘之旅,从外地跑来西安只为尝一碗地道的油泼面,也有商家抓住机会,打出了“《白鹿原》同款油波面”的宣传立板。《白鹿原》拍摄地白鹿原影视城市场部主管杨缦卿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电视剧播出之后,景区小吃街中面馆的销售额排到了前三。

陕西影视力量大展示

《白鹿原》是由陕西光中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出品、西安曲江光中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白鹿原》总共有94位主演与40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主创团队、总计4万多人次的群众演员,虽然没有具体数据显示到底有多少位陕西籍影视人,但导演刘进、出品人赵安、总监制赵军、艺术总监张嘉译都是陕西人,还有不少演员也是陕西的,鹿泰恒、白嘉轩的父母、鹿子霖的妻子、田福贤、黑娃、郭举人、冷秋水等都是陕西演员饰演的。值得一提是,《白鹿原》中“吃面群众”的群演都来自本地,而他们虽然几乎都没有台词,但却被观众称赞最有戏的群演,他们用淳朴的表情和布满沟壑的脸营造了浓郁的陕西味道。

导演刘进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小看群演,群演只把自己当背景板,这个戏也是要塌的,很多的东西是依托在群戏上的。因为他们脸上那种质朴劲儿和一般的不一样。”出品人赵安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当时做这部剧的时候,张嘉译就说咱都是陕西人,不能把这剧糟蹋了。我觉得这部剧陕西的影视人可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厚重的、有分量的题材可能是陕西影视人的特长,时尚的、都市的、搞笑的比较弱一些。陕西影视人可以把现实主义的大剧作为擅长的剧种,坚持把它做好。”

陕剧带动陕西文化游

《白鹿原》的主要场景都是在陕西拍摄,剧组在蓝田选景搭建了白鹿村,白鹿两家的家庭生活、祠堂的戏份、第一保障所的戏份基本都在这里拍摄。拍摄结束之后,这里变成了白鹿原影视城,开门迎接各方游客,剧组演员的大幅照片被挂在景区最显眼之处,游客争相与白嘉轩、鹿子霖合影。在开播仪式上,何冰就曾感叹,这里已经变得他完全认不出曾在这里拍戏。白鹿原影视城市场部主管杨缦卿告诉记者,根据市场调研显示,电视剧播出之后,省外的游客数明显增多。电视剧拍摄地“白鹿村”成了热门,“白嘉轩的家、鹿子霖的家、第一保障所、演员蜡像馆等与剧集相关的景点成为了游客的最爱。很多游客还会在有各种道具的影视体验馆自己表演拍摄白鹿原小短片;景区里的演出《乡约立威》也是与剧中贯穿的乡约有关,也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专访白嘉轩母亲扮演者

刘远:张嘉译亲选群众演员

6月18日正值父亲节,安徽卫视热播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嘉轩母亲的扮演者、陕籍演员刘远,作为重磅嘉宾亮相华山论剑西凤酒“白鹿原上的大爱——大的爱,酒表白”活动现场,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刘远透露了很多为了打造这部精品陕剧,剧组在小细节上付出的努力。

戏里戏外大家都穿戏装

华商报:这部剧观众都觉得演员选的都太合适了,就连群演也是演技在线,怎么做到的?

刘远:副导演跟我们说,过去找角色,尤其是龙套,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但这次连群众演员,张嘉译都要亲自过目,参与甄选。小白灵虽然戏份只有几集,但副导演在蓝田住了一个月,在当地两千多个孩子中挑出来的。

华商报:《白鹿原》剧组和拍其他戏有什么不同?

刘远:我待过很多剧组,没有剧组能做到舍得花那么多钱,让多达一百多个群众演员全部跟组,而且要和主角一样全程体验生活。

华商报:如何在找到当时原上人的感觉?

刘远:我自打进组,几乎就没穿过生活装,戏里戏外所有人天天就是戏装,我觉得这就是大家对这部剧的尊重,所有人都在寻求一种融入。把自己装到这个角色里了。

女演员要经过步态培训

华商报:还有当时女人还要绑小脚,是怎么能演到那么形象?

刘远:女演员们都是经过步态培训,为了让大家更加找到感觉,剧中的小脚鞋全部是定做的,鞋和袜套连为一体,前面则垫了高高的泡沫塑料,人一穿上,走路不自觉的就有那种小脚走路的感觉。

华商报:您饰演的白赵氏也有很多粉丝,演这个老太太有什么心得?

刘远:《白鹿原》播出后,很多观众对我说你演得太像了,尤其是生气时拐棍往地上一墩那个神态,还有裹小脚的走路方式,和我奶奶一模一样!我一进剧组就跟道具组说需要一个拐杖,演好一个老太太的细节,就要观察上百个老人,我会让陕西味道在这个老太太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华商报:从演员的角度看,您觉得《白鹿原》口碑如此高的原因是什么?

刘远:我们做演员的,不要觉得随便演演就能糊弄谁,凡是被观众认可的角色,都必须是接地气的。演员绝对不能放松,剧组不能放松,这也许是《白鹿原》如今为什么让大家爱看的原因吧。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专家声音

深度开发刚起步

陈忠实将关中白鹿原一带的文化故事写成了一部《白鹿原》,讲述了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而电视剧《白鹿原》更让很多人对这里生了兴趣。华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吉发,他表示观众通过电视剧,对陕西文化的厚重质朴恢宏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是对“陕西热”一次有效的营销和带动。

刘吉发认为,陕西的关中文化就是一种原文化,“原文化代表着黄河文明、渭水文明的根基,但这么多年没有一个集成性的营销。《白鹿原》正好是关中历史的沉淀,关中地区风俗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刘吉发还表示,目前对“白鹿原”文化符号的深度开发,其实才刚刚起步,“白鹿原影视城、白鹿仓啊,这些应该进行系列性的、集成性的开发,应该在把控文化基础,进行多元化、立体型、艺术化的开发。最好能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布局,错位发展。”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