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3月29日电 记者手记:英国社会的“脱欧”反思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
3月29日是两年前英国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后原定的正式“脱欧日”。然而,这一天英国却在“脱欧”协议再遭议会否决、“脱欧”前景更趋迷茫、经济继续受困于不确定性中结束。
在当天伯明翰城市大学“脱欧”研究中心的年会上,与会者纷纷反思:国家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民意是分裂的,所以议会也是分裂的。”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英国宪法专家韦尔农·博格达诺说:“我们的宪法制度运行正常,并未出现宪法危机,议会依然与国家同向而行。”
他认为,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反对“脱欧”协议的理由并不充分,自己也不赞同不在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设置“硬边界”的“备份安排”会导致北爱尔兰从英国分离的观点,而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保持贸易政策一致是避免“硬边界”的必然要求。
“3年前民众选择‘脱欧’,有很多人是因为一些地区经济未能从煤矿关闭中复苏,一些沿海城镇贸易和旅游不景气,还有些人呼吁增加对学校的资助。至今这些问题都没有在‘脱欧’过程中得到解决,‘脱欧’后也未必能解决。”议会议员、自由民主党“脱欧”及国际事务发言人汤姆·布雷克说。
他认为,如果从一开始政府就寻求与反对党对话,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至少能有更多议员愿意支持政府,避免如今的议会分裂局面。
吉娜·米勒是一名资产管理经理,也是“脱欧”进程中的活跃人士。“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英国在国际舞台的声誉。每次议会投票失利后,我都会收到很多外国朋友发来的慰问消息,他们认为我们整个国家都‘病’了。”
新华社伦敦3月29日电 题:述评:英国“脱欧”沉思录 新华社记者桂涛 3月29日是英国原定的“脱欧日”,尽管“脱欧”日期已正式推迟,但这一天仍将在围绕“脱欧”的争吵、迷茫与愤怒中度过
新华社伦敦3月19日电(记者孙晓玲)英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的3个月中,英国失业率为3.9%。这是1975年以来该国失业率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