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曾作为大学交换生来到莫斯科并在此留学深造。毕业后,他回国考入财政系统工作,后因俄语特长被长期派驻俄罗斯。“在这边(莫斯科)大概过了四个春节吧。”回忆起上次回家过年,小李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年。
同样在候机回国的湖南人田老师2015年从国立莫斯科大学毕业回国,这次是以老师身份带着学生回到莫大交流学习。
“2009年和2010年都是在莫斯科过的年……最想念的就是粉呀,我们湖南人嘛,一定要吃粉!”
说起年夜饭,东北学生小张更是滔滔不绝:“最想吃的就是姥姥做的锅包肉、乱炖,这些东北菜!”
小张与妈妈这次是来莫斯科旅游,要赶在春节前回国。小张的妈妈说,一家人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没有切身感受过回家过年的不易,“这次出国旅游让我和儿子体会到一种回家的迫切感”。
不延误的归乡路
2月2日早晨7点,杨家凯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起来。睁开惺忪的睡眼,直了直已经僵硬的腰,坐在埃及开罗机场椅子上睡一宿觉的滋味并不好受。
“本应凌晨1点多起飞的航班,一直延误到现在。”“90后”的杨家凯无奈地笑了笑,一边拿起手机查询航班信息,一边对记者讲述这次春节归国的“埃囧”之旅。
按计划,此时杨家凯应该已经和同事胡志财抵达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并转机飞往上海,之后乘坐早已买好票的动车返回安徽老家。然而因航班延误,两人在机场熬了一宿。
孟加拉国、科特迪瓦、乌兹别克斯坦……在海外做医疗设备相关业务的杨家凯与胡志财常年在外奔波。在埃及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加班加点,就是想既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又能赶在除夕前同家人团聚。
随着航班信息屏幕的闪动,杨家凯和胡志财的航班终于出现了最新的起飞时间。他们将在开罗当地时间下午1点多飞往巴黎,3日下午就能抵达上海了。
“动车赶不上了,联系了私家车到上海接我回黄山。”在确认新的抵达时间后,杨家凯通过微信联系到了可以搭顺风车的朋友。
尽管从上海到黄山还要5个多小时车程,但只要能赶得上除夕夜同家人团聚,归乡的行程就没有延误。
透过上述几个镜头,足可以看到:此时此刻,在机场、在车站、在码头……无数游子正在跨越异国他乡的万水千山,走在通往团圆、温暖和幸福的回家路上。(参与记者:长远、张墨成、张若玄、郑思远、吴丹妮)
新华社上海2月3日电 题:“特殊年夜饭” 新华社记者李荣 3日是除夕的前一天,在上海俗称“小年夜”。这一天,在沪郊金山工业区“鑫港湾”群团基层服务站的二楼多功能厅内,热闹非凡,大家团团围坐,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