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4日电 题:一个鄂温克族妇女的非遗情缘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
9月的呼伦贝尔天朗气清,微风拂面。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里,58岁的萨仁其其格穿着一身宝蓝色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正忙着和几个店员搭建柳条包:把可伸缩的木质构件“哈纳”连接在一起,以柳条做围,顶部盖一层芦苇帘子,再缠上鄂温克族特有的五畜绳,一个精致的柳条包就搭成了。
粗犷的木头装饰,活灵活现的皮雕饰品,色彩艳丽的少数民族服装……走进鄂温克族妇女萨仁其其格的民族手工艺品店,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几块木头展板挂在墙壁上,向人们诉说着鄂温克族柳条包、五畜绳、奶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
今年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五畜绳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萨仁其其格奔走在各个苏木之间,为庆祝活动现场搭建柳条包、编织五畜绳,忙得不可开交。但无论多忙,只要和她提起鄂温克族的“手艺”,萨仁其其格就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拉着你的手讲起柳条包和五畜绳的故事。
柳条包里“住”着萨仁其其格的整个童年。在她的记忆里,每到夏天爸爸妈妈就会在草原上搭起柳条包。不同于传统蒙古包,柳条包以柳条做围,芦苇做顶,十分结实耐用。芦苇顶夏天不漏雨,烈日晒不透,柳条代替毡子做围,通风性极好。家里9个兄弟姐妹,萨仁其其格是“老大”,夏天她喜欢带着弟弟妹妹在草原上“疯玩”,玩累了就钻进柳条包里一骨碌躺下,感受阵阵舒爽的凉风……
“我的弟弟就是从柳条包走出去,成为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也是在柳条包里出嫁的。对我来说柳条包不仅是一个移动的房子,更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见证了家里的每个故事。”萨仁其其格动情地说。
搭柳条包,少不了五畜绳。这种由牛、羊、骆驼等五种牲畜的绒毛纺线编织而成的毛绳,花色漂亮,结实耐用,是搭建柳条包不可或缺的物件。萨仁其其格说,自己从小就看母亲和其他鄂温克族妇女们坐在一起编五畜绳,年幼的萨仁其其格也在一旁模仿大人们的样子,用小手拿着毛线绳使劲儿地搓。
萨仁其其格一天天长大,草原也悄悄发生着变化:路通了,自来水有了,蜡烛换成了电灯,牧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萨仁其其格逐渐告别了游牧生活,住进城里的砖房。但她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儿时和父母一起搭柳条包、编五畜绳的场景,城里越来越难见到民族传统手工艺,萨仁其其格决心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2015年,萨仁其其格联合另外5名妇女一同创办了达刊手工艺品牧民专业合作社,免费教牧民们制作柳条包、五畜绳、奶酒等,并订单式收购牧民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2016年,旗政府投资建设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为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和民族手工艺人提供创业平台,萨仁其其格把合作社搬到了创业园区。入驻创业园后,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已有21名非遗传承人,带动五六百名牧民参与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成为“全旗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示范户”。
萨仁其其格还把非遗文化带进了呼伦贝尔市的大学和中小学,手把手教学生们做柳条包、五畜绳、皮雕等民族工艺品。今年6月,旗文化馆在北京组织举办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成就展,萨仁其其格把家乡的柳条包带到北京,亲手为参观者捧上飘香的奶酒,向他们讲述草原上的非遗故事。
打开萨仁其其格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全是搭建柳条包的照片:照片里的鄂温克草原一碧千里,蓝天白云下,柳条包就像一颗颗散落在草原上的玛瑙石,五畜绳则如同一根长长的丝线,串着草原上的“玛瑙”,也串着一个鄂温克族妇女的非遗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