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特稿:陆海联通 携手共赢——“一带一路”的欧洲故事
新华社记者
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遣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途经十余国,往返三万八千多里,到达古波斯地区后临海遥望大秦,遇阻而返。又过了69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经海路终于到达东汉。从此往后,海陆兼济,贸易不绝。这是中国正史中对古代中国与古代欧洲直接来往的最早记载。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东西方两大文明交往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过去五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通枢纽,欧洲国家与中国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欧亚陆海大动脉,续写中欧民心相通新篇章。
班列,不只是一张名片
德国杜伊斯堡DIT场站,是中欧班列在欧洲的重要集散地,每天有600至800辆货运列车进出,络绎不绝。50岁的卡车司机卢索正在场站内等着拉货,他说:“印有中国字的集装箱越来越多,我的货运订单也更多了。”
卢索所认汉字很少,但他知道,那些印有“中国字”的集装箱列车,就是“中欧班列”。记者今年8月在现场看到,蓝色的中欧班列集装箱随处可见,堆积如山。场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集装箱数量其实已经少了很多,许多都被运回中国准备圣诞和新年前的运输旺季。
已经干了30年卡车司机的卢索是马其顿人,平日在德国工作。随着中欧班列带来的货运量越来越多,他索性把儿子叫到杜伊斯堡一起干物流。杜伊斯堡历来是莱茵河畔的欧洲货运枢纽,DIT场站在杜伊斯堡9个货运场站中最大。如今,杜伊斯堡因为中欧班列更加忙碌。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五年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大家在合作中各获其利,互惠共赢,在经济项目、民间交往、文化交流等广泛层面都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