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要有信心,中国的媒体更要有信心,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十多亿人在进行工业化,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书写历史。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中国,媒体是亲历者、见证者。我们有很好的素材,有越来越多的好资源,要更多地挖掘和展示今天中国的精彩动人之处。这就是中国的软实力,正是因为中央讲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实际上就组成了今天我们谈的中国的软实力。今天的中国是新闻事件和故事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的媒体人正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动人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来讲给世界听。
系列高端访谈《大棋局》第四期:《打造中国外交“软实力”》。图为新华网采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艾平。新华网发
新华网:刚才和两位老师探讨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媒体话语权,中国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非常多的真知灼见。那么在提升外交软实力的其他领域想请教两位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突破口和着力点,未来还应该怎样发力?
阮宗泽: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怎样进一步深入扩大交流,争取把中国的力量,包括经济的力量、倡议的力量转化成一种国际制度性权力,这个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中国现在经济排世界第二,但是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平台当中的制度性权力和中国的实力是不相匹配的。就算在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了改革,去年中国的份额占比增加,排名从第6位提升到第3位,但还是不够。日本的份额是第2位,日本的经济总量现在只有中国的1/2,但它在国际制度当中的权力还是大于中国。我觉得,这是中国外交下一步的发力点。 在国际多边场合,如何把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转化成一种制度性权力,这就是一种软实力。
艾平: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是知己知彼,我们现在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别人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与我们合作。但我们还要看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过去30多年当中实现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地实现我们的意图和战略,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心别人。就像刚才阮院长讲,我们现在已经坐二望一了,将来我们会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所有的国家都能各得其所,而不是零和的结果。
阮宗泽:对,这就是十八大报告里体现的兼济天下的情怀,这非常重要,是大国必备的素质。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叫做合作共赢。中国融入了国际体系,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这个国际体系也因为中国的加入而更具合理性和代表性,更加地完整。这些都是多赢的表现,只有多赢才能走得更远。(徐倩 李小雨)